后疫情时代国际工程投资风险和机遇
投资风险
一、海外政策风险
疫情期间,美国及部分西方国家利用多年来在媒体、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影响力,对中国的国际形象进行负面引导。在眼前利益驱使或政治博弈需要的情况下,一些国家可能会通过政策干预的方式影响中资企业在当地的投资。一些利润率较低但又有着长期战略合作意义的项目可能会面临更大挑战,一些战略项目的投资机会也可能发生新的变化。
二、海外舆论风险
媒体是展现企业形象的重要载体,是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方。在中资企业普遍缺乏境外话语权的情况下,海外舆论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
后疫情时代,全球面临经济恢复挑战,一些国家可能会为了保护本国企业利益而打压外资企业,再次兜售债务陷阱、社区利益损害、项目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疫情是自然界对人类发展的惩罚等带有目的性的舆论,需做好应对准备。
三、政府管理风险
通过对此次疫情的防控,可以看出很多国家的政府并不具备强大的执行和管理能力。在“弱政府”管理体系下,项目可能会受负面舆论影响,或在一些劳工组织的运作下,产生罢工等问题,而政府又无力应对,企业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此外,“弱政府”管理体系下,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有被操纵的可能,将导致项目出现不可控的风险。
在防控疫情时,很多国家的政府采取了限制人员流动,减少商业活动的管理措施,一些项目被迫临时停工,造成项目成本增加、工期延误,违约风险陡增。
四、不公平竞争风险
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企业很可能要面对来自东道国企业的不公平竞争。东道国企业虽缺少资金,但可能会通过社会关系或地方保护政策获取项目,之后再分包给外资企业以获取利润。也有部分东道国企业与其他国家甚至中资企业联合,使用非商业不正当手段进行恶性竞争。
投资机遇
一、各国迫切需要经济复苏
新冠疫情已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限制甚至彻底中断人员和商品流动,造成失业率上升,一些国家的居民生计受到威胁,社会治安事件频频发生。如何重振和恢复经济,创造就业机会,稳定社会发展是每个国家在后疫情时代必须解决的问题。经历这次疫情,更多国家意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将吸引外资,尤其是中国资金,以及加强大型基础建设项目合作作为刺激本国经济发展、提升就业率、提高居民生产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
二、西方社会重点关注国内经济发展
西方社会在本次疫情中亦遭受重创,未来一段时间将重点关注国内经济发展,并逐步缩减甚至停止对国际项目的投资。与此同时,反华组织和西方落地媒体被资助的力度也会减弱,甚至可能出现一段空档期。中资企业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当地政府和民众的认可度。
三、中资企业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增强
目前,中国疫情防控已趋于稳定,前期以暂停经济活动为代价的抗疫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工作重点已转为复工复产和防范疫情复发,有能力提高对外投资力度。经过长期的项目积累,中资企业在基础建设领域具有较完整的产业链资源,且受全球化流通限制的影响较小,有能力实施大型项目。
应对措施
一、积极开展第三方咨询
各国政府在进行项目决策时,都非常重视第三方咨询机构的评估报告。为抓住后疫情时代的投资机遇,国内咨询机构应积极“走出去”,以第三方咨询机构的身份为中资企业国际投资和工程建设提供支持。
1.通过第三方市场合作,按照国际标准,组织开展项目投资评估、政策标准制定、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等咨询工作,帮助中资企业争取项目话语权。
2.聘请熟悉东道国宏观政策环境、法律法规、金融体系、规范标准、税收体系等方面的专家作为项目顾问,充分对项目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分析。
3.以第三方机构的身份,与东道国国家部委、地方政府等沟通交流,及时了解项目所在国发展政策,成为中资企业和利益相关方沟通的纽带。
4.建立社区沟通机制,明确项目需要沟通的对象、沟通目标和沟通内容,定期开展社区回访,提高利益相关方对项目的支持度。
二、加强正面舆论宣传,提高中资企业信誉度
1.通过整理分析国外政府和媒体舆论,开展舆情分析,及时回应质疑和负面评价,以科学的观点纠正不当言论,帮助利益相关方客观看待合作项目。
2.在开展舆论宣传工作时要做到政府和民众两手抓。面向政府时,需定期发布项目执行报告,客观分析项目对东道国经济带动、就业促进、民生保障等正面效益。面向民众时,可出版项目效益相关的科普读物,引导民众了解项目对改善民生的贡献。通过以上措施,逐渐提高项目利益相关方对中资企业的认可度,提升中国制造的形象和品牌信誉。
三、重视属地化培训,帮助中国标准“走出去”
在项目投资评估、政策标准制定、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及后期实施等多个关键环节,同东道国政府相关管理人员开展技术交流和培训,帮助东道国的项目管理人员识别和管控项目开发、实施和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同时宣传中资企业技术理念、项目管理模式,探讨中国标准在东道国的适用性,将中国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带到东道国,帮助中国标准随中资企业一同“走出去”。
(作者:柳春娜 工作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唐文哲 工作单位:清华大学;吴琼 工作单位: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新闻
- 海关总署:2020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9.37万亿元 2021-01-15
- 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度第一份报告出炉!聚焦亚洲自贸协定 2021-01-15
- 中巴经济走廊所有项目建设运营顺利推进 2021-01-15
- 中国已成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欧深化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2021-01-14
- 外长新年首访的这5个非洲国家,有哪些合作项目? 2021-01-08
- 刚果(金)与中国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 2021-01-08
-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谈2020年1-11月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情况 2021-01-07
- 中欧投资协定将带来哪些利好?何时生效?商务部负责人解答 2020-12-31
- 乌兹别克斯坦将于2021年初启动500MW光伏招标 2020-12-29
- 新华国际时评:“一带一路”合作驭风前行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