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10万客户首选 年品质追求

江苏以标准建设推动重点领域节水增效

2025/8/21

       7月1日起,江苏省水利厅、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的《江苏省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生活用水定额(2025年修订)》开始施行。作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十连优”的省份,江苏此次修订完善了水资源管理的定额“标尺”,为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开展区域、行业和用水户水效提升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伴随着工业浪潮袭来与产业蓬勃发展,江苏省水资源管理面临着省水量与优水质的双重挑战。江苏将节水摆在治水关键位置,用标准驱动节水增效、赋能产业升级,激发新时代节水新动能。

构建标准体系

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当前,江苏省用水定额已实现国民经济行业门类全覆盖,涵盖290个行业中类、423个行业小类、731项产品、2914个用水定额值,其中非农产品数692项,较2019年翻了一番。为实现全覆盖、动态管,水利部门构建起以用水定额标准为核心、节水载体建设标准为抓手、节水管理技术规范为配套的立体化节水标准体系。

江苏省水利厅联合多部门发布省级节水型载体评价标准,形成涵盖示范区、灌区、企业、高校等12类节水载体的完备标准体系。

江苏省配套出台工业园区、中小学校节水管理技术规范地方标准,以及工业企业用水审计报告编制技术导则等团体标准,进一步规范节水管理工作,为各类用水主体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了操作方案。

多方协同发力

凝聚节水强大合力

在华润电力有限公司中控室,大屏上实时跳动的循环水数据引人注目。

作为目前徐州地区唯一消纳中水的大型火电厂,“火电厂智慧循环水网研究及应用项目”是其节水技术创新的代表。通过采用自动化定量调配水源、在线监测浓缩倍率等技术,该项目年节水量达300万吨,相当于1500个标准游泳池的蓄水量。

“通过水质在线监测、自动补排水等先进技术,实现了水质的稳定,大大提高了循环水的浓缩倍率,从而降低了耗水量。”华润电力工作人员介绍道,智慧化改造让这个曾经的用水大户变身为节水标杆。

节水标准的推进,离不开各方协同发力。近年来除水利部门外,其他行业主管部门、协会、高校、科研机构纷纷贡献智慧,让节水标准融入各行各业,节水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工业领域发布《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数据中心节能减排综合评价和诊断标准》等地方和团体标准,将节水要求融入清洁生产和节能工作;交通领域出台《公路服务区智慧节水技术规范》地方标准,为“苏高速·茉莉花”品牌注入绿色节水内涵;建筑领域发布《绿色建筑设计规范》《雨水利用工程技术标准》等地方标准,将节水要求前置到建筑设计源头;农业领域出台《稻田智慧灌溉技术规程》《水稻高产减排节水灌溉技术规程》等地方和团体标准,引领农业节水与智慧灌溉发展。

江苏节水标准的落地生根,为资源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交出亮眼答卷,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样本。

推动创新发展

释放节水澎湃动能

江苏省无锡市日前成立了全省首个节水产业协作联盟。该联盟由江苏省水利厅、无锡市水利局推动,无锡市环保集团牵头节水领域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及技术服务机构组建而成,首批有50家成员单位。

江苏省节约用水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期望,联盟强化协同创新,攻克“卡脖子”技术,完善标准体系,引领产业规范发展,拓展市场应用,推动规模化发展,成为江苏节水产业的“创新引擎”。

标准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应用。江苏以标准为纽带,汇聚各类机构与产业力量,撬动节水产业实现升级发展,释放节水产业澎湃动能。

聚焦水质型缺水等问题,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近年来主导构建起覆盖“基础通用—技术—材料—装备—工程管理”的水环境全链条标准体系,得到“一带一路”沿线40多个国家主动采信,助力117家国内企业凭借“技术+标准”双重优势开拓海外市场,成为撬动产业升级的杠杆。

来源:中国水利报

特别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拟在建项目

中企海外项目

招标中标

BHI分析

京ICP备14013074号-1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     邮编:100070     电话:010-68570776/74      邮箱:service@bhi.com.cn

关注BHI

访问手机版

新版会员中心正在建设中,敬请期待!

返回原版会员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