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规模1万公里以上!国家发改委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等战略部署,共建轨道上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动成渝地区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促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编制本规划。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发展目标
到2025 年,初步建成轨道上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出川渝四向通道基本形成,形成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的设施“一张网”,点线协调、衔接高效的枢纽“零换乘”,客货并重、联程联运的运输“一体化”。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1 万公里以上,其中铁路网规模达到9000 公里以上、覆盖全部20 万以上人口城市,形成重庆、成都都市圈1 小时通勤圈,实现重庆、成都“双核”间1 小时通达,双核”与成渝地区区域中心、主要节点城市1.5 小时通达,与主要相邻城市群核心城市约3 小时通达。大宗货物年运量150 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力争接入比例达到85%,长江干流主要港口实现铁路进港。轨道交通承担客运量、货运量占比大幅提升,有力支撑沿江货运通道、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
到2035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高度融合、枢纽无缝衔接、运营智能高效,运输组织水平、科技和体制创新能力位于国内前列,轨道交通全面发挥客运和货运骨干作用,支撑引领区域一体化发展。
规划项目及全文(请登录BHI投资规划栏目下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pdf
发展目标
到2025 年,初步建成轨道上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出川渝四向通道基本形成,形成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的设施“一张网”,点线协调、衔接高效的枢纽“零换乘”,客货并重、联程联运的运输“一体化”。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1 万公里以上,其中铁路网规模达到9000 公里以上、覆盖全部20 万以上人口城市,形成重庆、成都都市圈1 小时通勤圈,实现重庆、成都“双核”间1 小时通达,双核”与成渝地区区域中心、主要节点城市1.5 小时通达,与主要相邻城市群核心城市约3 小时通达。大宗货物年运量150 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力争接入比例达到85%,长江干流主要港口实现铁路进港。轨道交通承担客运量、货运量占比大幅提升,有力支撑沿江货运通道、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
到2035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高度融合、枢纽无缝衔接、运营智能高效,运输组织水平、科技和体制创新能力位于国内前列,轨道交通全面发挥客运和货运骨干作用,支撑引领区域一体化发展。
规划项目及全文(请登录BHI投资规划栏目下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pdf
相关新闻: | |
---|---|
重庆将新增污水厂54个、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18座等 | 2022-07-05 |
重庆市“十四五”能源电力重点项目及规划全文 | 2022-06-16 |
重庆发布大气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 2022-04-25 |
到2025年产值达1400亿元!重庆起草化工高质量发展计划 | 2022-02-24 |
重庆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公示 | 2022-02-21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发布 | 2021-10-21 |
重庆市铁路建设“十四五”规划暨中长期规划目标确定 | 2021-09-27 |
重庆聚焦八大化工新材料产业链 | 2021-08-24 |
重庆发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 2021-08-04 |
重庆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调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 2021-0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