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丽的分割线 实时跟踪PPP项目动态
返回顶部 返回bhi首页 在线咨询 用户反馈

我要咨询

电话咨询:010-68066836、68516181

在线咨询: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1 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2

×

所在位置:首页 > PPP投资动态 > 正文 PPP投资动态

国家发改委:规范推广PPP模式,稳妥开展基础设施领域REITs试点,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

发布日期:2021-09-10    来源:国家发改委
分享到: 更多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司长刘小南,投资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吕文斌,农经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李明传,基础司副司长郑剑,评督司副司长吴君杨出席发布会,介绍稳投资稳外资有关工作情况,并就稳投资举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交通领域重大工程建设、水利基础设施补短板、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监测评估和事中事后监管、下半年外资形势展望及政策储备、重大外资项目引进和建设情况、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优化外商投资营商环境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主持发布会。60余家境内外新闻媒体70余名记者参加了本场发布会。

   答记者问

   Q1: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7月份投资增速有所下滑,请问如何看待这一情况?下一步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做好稳投资工作?

   吕文斌:

   今年1—7月,投资同比增长10.3%,比上半年回落2.3个百分点。8月份的数据还没有出来,我们总体分析认为,今年以来,受到基数效应影响,投资增速“前高后低”,总体上保持恢复增长的态势。同时,近期汛情、疫情等因素对投资增长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总的来看,投资仍然具备保持稳定增长的条件。

   第一,制造业投资增长势头较好。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速自今年1—5月起已经由负转正,恢复增长的势头较好。当前,制造业企业利润平稳增长,企业预期总体稳定,有利于制造业投资持续恢复增长。

   第二,“十四五”规划中的重大工程项目陆续启动建设。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大家也注意到了,各有关部门、各地方正积极推进实施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对于扩大有效投资将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

   第三,投资新动能快速成长。各有关部门、各地方不断加大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力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补齐疫情暴露的短板弱项,教育、卫生等社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

   第四,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具有保障。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达到3.65万亿元,保持较高水平。专项债券的陆续发行使用,将有力带动基础设施等领域扩大有效投资。

   此外,7月以来出现在部分地区的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对工程建设造成的不利影响逐步消除,有利于投资恢复增长。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方面下大力气做好补短板稳投资各项工作,促进投资稳定增长。

   一是聚焦重点领域来稳投资。发挥好“十四五”规划《纲要》102项重大工程的牵引带动作用,结合各地区、各领域实际,加快将102项重大工程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中。加强重大项目储备,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实施,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

   二是发力前期工作来稳投资。前期工作是否成熟,直接关系投资项目能否顺利实施。我们将指导督促各地方加大前期工作人力和经费投入,加快办理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手续和用地、规划许可、环评、施工许可等手续,依法合规加快推进征地拆迁、市政配套等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推动项目及早开工建设。

   三是加强资金保障来稳投资。加快已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执行进度,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指导督促各地方按照规定投向领域,认真做好今年后几个月和明年上半年专项债券项目准备,确保专项债券发行后及时投入使用,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四是激发市场活力来稳投资。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稳妥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条件。

   Q2:

   彭博社记者:请问国家发改委对下半年的外资形势如何预判,有哪些政策储备,如何提振外商在华投资信心?

   刘小南:

   刚才在开场白中,我已向大家介绍了今年利用外资稳中向好的形势。下半年,好的形势应会持续,我国率先控制疫情,经济稳中向好,产业链供应链完善等依然是吸引外资的有利条件。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全球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跨国公司投资能力和意愿下降、商务人员往来不便、国内招商引资受到一些限制,我国利用外资多少会受到一定影响。综合各方面情况初步研判,全年利用外资的数量能够实现一定幅度的增长,有可能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好一些。

   当前,做好稳外资工作,对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稳就业稳外贸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用实际行动支持全球抗疫、助力世界经济恢复的举措。我们将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关部署,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稳存量扩增量。通过进一步缩减和完善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放宽外资准入限制,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实施,及时解决项目存在的问题,优化全流程服务,通过大的项目,以点带面,引导外资流入。

   二是优结构提质量。主要是要完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政策,落实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充分发挥外资在补短板强弱项、促进科技和管理创新、满足国内多元化市场需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是强服务防风险。及时高效向外资企业宣介有关政策措施,开展国际产业投资合作系列活动,为外资企业和各地方搭建投资合作平台。继续清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限制,推动准入后国民待遇落实,依法平等对待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同时,我们还会按照国际通行方式和有关办法开展外资安全审查工作,做好风险防控。

   Q3:

   上海证券报记者:7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专项债券是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如何更好发挥专项债券带动作用,合理扩大有效投资?

   吕文斌:

   当前,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已成为地方建设项目的重要资金来源,对于交通、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投资发挥着重要的拉动作用。实际上这几个领域就是专项债券重点支持的领域。今年上半年,专项债券发行进度较去年放缓,但下半年发行的专项债券规模将高于去年同期,有助于稳定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增长。我委将按照职责分工,指导督促各地方认真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准备等工作,发挥好专项债券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的积极作用。

   一是认真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准备工作。指导督促各地方对今年后几个月拟发行专项债券的项目,抓紧完成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推动专项债券发行后尽快投入项目建设。同时,高质量做好明年专项债券项目准备,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明年专项债券早发行、早使用、及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二是确保专项债券用途合规。专项债券使用有明确的规定,不得安排用于租赁住房建设以外的土地储备项目、产业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楼堂馆所项目。我们将督促地方严格落实专项债券有关管理规定,同时对地方报送的项目需求认真进行审核把关,确保专项债券精准用于政府主导、早晚都要干、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三是加强项目监测调度,推动加快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进度。指导督促各地方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加强项目调度,掌握项目开工、建设实施、资金使用等进展情况。督促地方加大项目协调推进力度,推动新建项目按期开工,在建项目顺利实施,确保专项债券资金充分发挥效益。

   Q4:

   第一财经电视记者:“两新一重”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领域,请问今年以来发改委在推动交通领域重大工程建设方面有什么最新进展?呈现什么特点?下一步还有哪些推进举措?

   郑剑:

   今年以来,我们全力推动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交通领域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7月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88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比2019年同期增强15.1%,整体上呈现运行平稳、稳中提质的特点。特别是在补短板方面更加精准,一批战略骨干通道、城市群都市圈交通、综合交通枢纽、绿色智能交通加快建设。比如,今年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建成通车,成都天府机场建成投运,西部陆海新通道稳步推进。

   国家发改委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高质量编制规划。我们联合交通运输部编制《“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印发实施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以及《“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等,为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布局和推进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规划支撑,明确了重点方向和领域。

   二是高效率推进项目。我委先后多次组织召开川藏铁路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铁路建设前期工作协调推进会,协调加快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及时解决疏通前期工作中、开工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堵点问题。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与企业、各相关部门任务分工,压实责任,全力保障工程按时序推进。目前,成都至重庆中线高速铁路可研报告已经批复,雅安至林芝段中间段初步设计已经批复,沿边国道和并行线加快建设,国道G318线康定折多山隧道等一批项目加快实施。菏泽、荆州、芜湖宣城机场和迁建青岛机场等已经建成投运,西藏隆子、普兰、定日等一批支线机场开工建设。

   三是高水平抓好建设。对需要国家发改委审批可研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具备条件的并行推进,加快办理各项审批手续。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撬动作用,及时分解下达计划,先后下达5个专项547亿元中央预算内资金。协调发行铁路建设债券作为今年铁路项目建设的资本金,完成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项目、国家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清单筛查等工作。充分利用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调度管理、进度监测,加快建设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受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极端天气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当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投资总规模仍处于高位并稳步增长,这是来之不易的。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投资,保障平稳运行:

   一是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我们将抓紧报请国务院印发实施“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研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修编,特别是完善西部地区、边疆地区路网空白区域的铁路网络。抓紧推进国家公路网规划、全国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十四五”铁路、民航、邮政等行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大交通项目,印发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发展实施方案,以优化完善规划布局,引领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二是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重大项目是稳定投资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我们一是确保已开工的战略性项目有序推进,比如抓紧推动川藏铁路在今年年底前实现全线开工,加快一批重点项目尽早开工,推动沿江高铁等高速铁路重要通道开工建设,加快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的建设,促进铁路货运能力提升,实施班列铁路基础设施提级改造,扎实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更高质量发展,推动川藏公路G318线提质改造等相关项目落地实施。加快广州、深圳、西安、兰州、西宁等机场的改扩建工程,争取贵阳机场改扩建工程年内投运。争取开工盘州、和静、准东(奇台)等一批机场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合理扩大有效投资。二是按照“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加强重大项目的储备,进一步优选、精选具备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交通项目,实现滚动实施、梯次推进。

   三是进一步落实服务保障。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领带动作用,督促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和铁路专项债券,协调推进一批具有吸引力的交通运输领域PPP项目、REITs项目,吸引和撬动社会资本,充分发挥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等机制作用,协调解决用地、环保、资金等重点难点问题,保障项目要素需求。

   四是进一步强化督促指导。充分利用重大建设项目库等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开展调度,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现场督导,实地了解地方政府和项目单位需求,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研究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前期工作的进度。

   Q5:

   中国日报社记者:能否介绍一下今年以来重大外资项目引进和建设情况?下一步在推进重大外资项目方面,还有哪些举措?

   刘小南:

   引进重大外资项目是我们当前稳外资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国务院部署,2018年以来我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成立了重大外资项目工作专班,统筹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实施存在的问题,目前已推出四批重大外资项目,正在实施中。从近期对项目进展情况的摸底调研看,大多数用地、规划、环评等诉求和问题已经得到很好地解决,湛江巴斯夫新型一体化石化基地项目、无锡SK海力士二工厂项目、南京LG新能源电池项目等进展顺利。为更好发挥重大外资项目示范作用,我们已启动第五批重大外资项目的申报工作。从目前项目申报情况来看,虽然当前疫情对商务人员往来、项目考察决策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总的来讲,外资企业依然看好中国市场,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在中国投资大项目的热情还是比较高的。

   下一步,我们将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一是实施好现有的重大外资项目,争取早日发挥作用。同时抓紧研究,适时推出第五批重大外资项目。第五批重大外资项目将重点支持外资加大对中高端制造、高新技术、传统制造转型升级、现代服务等领域和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二是更好发挥国家重大外资项目工作专班的作用,推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特别是地方,健全机制,上下联动,全面优化外商投资服务,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保护。三是开展国际产业投资合作系列活动。根据“十四五”时期国家发展规划和地方规划,结合地方需求和资源禀赋,探索搭建外资企业和各地方沟通交流的平台,为外资企业了解各地市场和投资环境、扩大在华投资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Q6: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记者:今年受极端天气影响,多地发生洪涝灾害。请问在推动水利基础设施补短板方面,国家发改委将有哪些举措?

   李明传:

   今年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北方江河汛情严重,对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重大水利工程是“两新一重”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持续推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对促进扩大有效投资、增强水旱灾害防御和供水灌溉保障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以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为代表的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建设持续提速,云南石屏灌区和保山坝灌区、陕西引汉济渭二期、海南琼西北供水、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段治理等9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已累计开工49项。一批重大工程实现重要节点目标,安徽江巷、四川红鱼洞、贵州黄家湾、江西四方井、广东高陂等水利枢纽已下闸蓄水,湖北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已实现全线通水。截至8月底,重大水利工程完成2021年度建设投资720亿元,与2020年、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多完成57亿元、165亿元,完成率已超过往年同期7个百分点以上。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水利基础设施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持续加大补短板力度,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增强水安全保障能力。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按照国家级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安排,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组织编制了《“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研究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水安全保障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安排了重大引调水、重点供水、江河治理、水生态保护修复、大中型灌区、智慧水利等重点建设任务,作为“十四五”时期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依据。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指导协调力度,推动地方抓好规划的贯彻落实。

   二是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中央预算内投资将按照保续建、保投产、保重点的原则,优先加大对在建项目及配套工程支持力度,确保各项工程如期建成发挥效益。继续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结构,重点保障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需求。指导地方完善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审查审批进度,积极落实建设条件,促进工程尽快开工建设。

   三是持续推进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深化水利工程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和收费制度,建立合理回报机制,扩大股权和债权融资规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具有供水、发电等经营性收益项目的建设管理,完善项目法人治理结构。积极引导地方通过REITs方式盘活水利工程存量资产,形成投资良性循环,以市场化改革推动工程加快建设。

   Q7:

   香港商报社记者: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预计何时能够出台?与2020年版相比会有哪些新的特点?如何继续提升对外资的吸引力?

   刘小南: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外国投资者非常关注,这也是我们对外开放政策举措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有序推进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相关业务开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对这项工作做了明确部署。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商务部等部门抓紧制订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计划年底前出台。

   在修订过程中,我们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的大方向,在把握开放节奏的同时进一步放宽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同时还要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扩大开放“试验田”作用,通过更高水平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初步考虑,与2020年版相比,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数量会有所减少,争取做减法。限制措施会更加精准,另外在管理框架和模式上也将进一步完善。

   Q8:

   中国网记者: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发展改革委采取哪些措施,确保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落地见效?

   吴君杨:

   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引领、优化结构和支撑保障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完善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制度、丰富监管手段、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政策协同协调,多措并举推动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落地见效,提升项目质量水平,有效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和重大项目的关键作用。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不断完善细化制度要求,压实各方面责任。按照“一专项一办法”的要求,结合新的形势和目标任务,我委持续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各专项管理办法的修订完善工作,优化细化专项支持的内容、标准和规定要求,为项目规范有效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为压实中央预算内投资所涉及各方的责任,委内又专门修订了项目监测监管的工作方案。创新性地制定和实施了大数据监测评估工作方案,丰富了项目四至坐标精准定位等多项具体化的管理要求,全面提升监管效能。

   二是加强监测评估和事中事后监管,推动项目扎实落地。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等信息平台,我委每月重点围绕五方面指标监测分析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的实施情况,五方面指标分别是任务分解落实、项目建设进度、资金支付使用、投资控制和信用信息。对于重点领域和重点专项,我们紧盯项目全周期、各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地的监督检查,确保项目的真实性、有效性、规范性,保障项目高质量落地落实。对于监督检查中发现投资计划执行不力的,我们采取通报、约谈等各种方式,督导问题的整改,并适时组织“回头看”,形成完整工作闭环。

   为激励和督促地方抓好项目管理,我委已经连续两年对各地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执行情况开展了综合评价,对提高地方重视程度和加快项目进度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健全完善重大项目的实施推进机制,加强政策协同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从国家到省市县的各级发展改革部门积极作为,努力做好重大项目资金、用地(用海)等要素的支持保障工作,协助落实项目建设条件。同时,我们还加大协调推进力度,会同相关部门和有关地方,及时解决项目前期和建设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全力打造项目落地实施的良好环境。

   从今年前8个月情况来看,经各方努力,克服疫情和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总体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投资效益得到有效发挥。截止到8月份,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总体完工率比上年项目同期的完工率已经高出10个百分点。重大项目的及时推进和落地见效将对稳投资、促增长发挥有力的支撑带动作用。

   Q9: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请问为进一步提高外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国家发改委对地方政府在外资领域“放管服”改革、保障法治环境与制度环境的方面有哪些新期待和新要求?

   刘小南:

   近年来,根据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和各地方,特别是外商投资大省,已就与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不符的政策法规开展过多次清理,主要是推动给予外资企业准入后国民待遇,开展投资促进、保护和服务工作,采取多种措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成效不断显现。这也是外资看好中国市场的重要方面。同时这也是一项需要持续加力、久久为功的工作。

   后续,我们将与地方政府共同努力,突出抓好三个“进一步”。一是进一步推动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实施。这项制度是外资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制度。要进一步清理同外商投资法及实施条例不符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方面,做出新的成效。二是进一步落实外资准入后国民待遇。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和要求,我们要在政府采购、土地供应、税费减免、资质许可、标准制定、项目申报、人力资源政策等方面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依法依规及时解决外资企业合理诉求。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外资企业的交流。采取多种途径,更加积极主动向外资企业宣介有关法律和政策,帮助外资企业融入新发展格局,特别是引导推动外资企业在碳达峰碳中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更多把握投资机会,融入产业链供应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作用。

【相关阅读】
BHI工程咨询(甲级资质)

PPP各地区项目

PPP各类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