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丽的分割线 实时跟踪PPP项目动态
返回顶部 返回bhi首页 在线咨询 用户反馈

我要咨询

电话咨询:010-68066836、68516181

在线咨询: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1 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2

×

所在位置:首页 > 探究PPP > 正文 探究PPP

发改委巡视员张丽娜:PPP过低回报率影响PPP市场化和证券化

发布日期:2016-04-18    来源:财经
分享到: 更多

   “据我了解,现在中国PPP回报率大概只有6%左右,英国PPP项目的一般回报率是10%到13%,我们在国外推的PPP项目可以做到12%到18%。”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体改司巡视员张丽娜,在4月11日举办的 “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研究专家研讨会暨课题成果发布会上表示。

   她因此建议,要对PPP的问题再“聚聚焦”,要形成合理的PPP定价机制。她认为,资本的回报和定价机制的科学合理是直接相关的,要想使社会资本进入PPP领域进行投资,得有一个回报预期,预期太低或者太高都会出现问题。

   “如果定价机制不完善,将很影响PPP的落地。”张丽娜称。她表示,PPP定价机制是资本市场要素市场不断完善的过程,是否用资本市场固定收益的办法,还是存在其他更好的办法,值得深入讨论。

   大岳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总监王芳附议王丽娜称,政府现在很强势,往往拿出项目的一开始就把收益率定的过低。“举个例子,比如很多像山东这样经济比较好的地区,都把收益率定在六点多。”王芳直言。

   王芳解释,政府并不是用招投标的方式确定收益率是多少,而是直接给一个上限。从操作层面看,现在也许可以做到,因为当前很多资金没有好的投向,认为ppp项目有比较稳定的投资回报,所以想投到这个领域里面去。因此很多机构愿意冒风险,先占个位子把项目拿下来,再考虑投资回报的问题。

   但是,王芳认为,资金终究是追求回报的,政府应该允许合理的资金回报率。她和很多保险资金的机构座谈,保险资金自己的成本就大概就在五点几,所以六点几的收益率就没有办法去投。她认为不应该用社会平均资金成本确定回报率,而是应该通过招投标过程,市场竞争的方式来决定回报率,而并非由政府单方面设定一个过低的收益率上限。

   王芳回忆,2002年刚刚推行特许经营的时候,基础设施的指导回报率是8%至12%。当时投标时,政府也没有说不能超过多少回报率,而大多都是通过投资人激烈竞争之后确定回报率。王芳觉得这样的方式是比较市场化也比较合理的。那个时候按照当时的投资条件,回报率基本上都在8%左右。

   除了定价机制,张丽娜还建议,要建立PPP退出机制。她认为PPP的项目实际上是市场化投融资的方式,PPP项目几十年的长期投资如果没有退出机制的话,没办法进行资产证券化,也没办法做到资产快速流动或者项目的效率提高。因此,可以讨论退出机制是否能借用股权或其他板块的资本市场。

   “英国的退出机制很畅通,可以很快退出,我们没有退出机制。一直到项目结束,往往长达三十余年,要考虑怎么建立退出机制。”张丽娜称。

   另外,她也强调对PPP的产权保护要加强,一是初始产权,即对投资人的产权保护,再一个是交易过程中的产权的保护。她说,产权保护和定价和退出机制都有关联。产权保护是对社会资本的鼓励,也是保证国有资本不流失的举措。她认为,只有市场化、透明化,才能把产权保护的平台建立起来。

【相关阅读】
BHI工程咨询(甲级资质)

PPP各地区项目

PPP各类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