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丽的分割线 实时跟踪PPP项目动态
返回顶部 返回bhi首页 在线咨询 用户反馈

我要咨询

电话咨询:010-68066836、68516181

在线咨询: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1 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2

×

所在位置:首页 > 探究PPP > 正文 探究PPP

“土十条”鼓励以PPP模式解决资金掣肘

发布日期:2016-06-06    来源:证券日报
分享到: 更多

   5月31日下午,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土十条终于正式出台,填补政策空白。

   国投信达相关负责人认为,土十条为PPP模式运用到土壤污染防治提供了法律保障,有望引燃社会资本进入土壤治理修复领域的热情。

   一时间,被预测规模将超万亿元的土壤污染治理市场开始火爆。

   钱途

   我国土壤污染总超标率高达16.1%,污染具有隐蔽性、多样性,修复难度大、成本高。国投信达相关负责人坦言,目前土壤修复最大的掣肘是资金,钱从何来?

   他分析称:一方面是先天缺陷,土壤污染修复治理过程中难以产生正现金流;另一方面是后天不足,虽然以前也提出了谁污染谁治理的要求,但大多数造成污染的责任主体早已难觅踪迹了,那么谁来出这笔不小的治理资金就是个大问题。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修复资金大多数来源于政府,政府承担的修复资金所占比例达3/4。

   资金来源过度依赖于政府,特别是中央财政,缺少稳定的支付体系,难以形成合理的盈利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国投信达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行业首个顶层政策框架的土十条,十易其稿,终于不负期待,通过有力的条款,提供了多条路径来让钱袋子鼓起来,给企业、行业和政府带来了丝丝曙光。

   土十条强调政府主导购买服务,同时要求发挥市场作用,鼓励符合条件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企业发行股票,并推进PPP、绿色金融、发行债券、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等配套措施。

   标配

   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工作规模愈发庞大,有关引入社会资本的内容已成为各级政府出台环保政策的标配。通过PPP模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土壤污染防治。类似的表述出现在大大小小的政策措施中。

   在此背景下,PPP模式发展成为支撑环保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相较于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和水污染治理领域,国投信达相关负责人更看好土壤污染治理领域的PPP发展。因为土壤污染治理的范围、边界、职责和收益都很明确。随着‘土十条’的落地,社会资本以PPP模式参与土壤污染治理的项目将会爆发式增长。

   ‘土十条’的可操作性更强,有助于行业规范化发展。国投信达相关负责人指出,土十条要求2016年底前,在浙江台州、湖北黄石、湖南常德、广东韶关、广西河池和贵州铜仁等地启动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这些地区将会是打算进入土壤修复产业的社会资本关注的焦点,国投信达也正在积极联系地方政府争取洽谈相关项目。

   吃下定心丸的国投信达相关负责人表示,土壤污染治理也是有利可图的,比如土壤污染治理好后,可以用来补充耕地或用来增加建设用地,具有较大的收益空间。

   拐点

   我国土壤污染治理虽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但发展速度较预期要快些。

   公开数据显示,土壤污染防治行业企业从2010年的十余家已经增至近千家,从业人员从2000多人增至近万人,项目累计逾300项,已经具备产业发展基础。

   以2015年为例,2015年我国土壤修复新签订单约21.28亿元,体量尚小,但比2014年的12.74亿元增长67%。整个市场参与者渐增,在2014年约500家企业的基础上翻了将近一番,但集中度不高,尚未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

   土十条提出,我国到2020年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到2030年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巨大的治理压力下,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

   国投信达相关负责人认为,随着土十条的出台,相关配套支持政策加速落地,土壤治理修复行业拐点渐显。在土壤修复产业链条中的土壤环境调查、分析测试、风险评估、工程设计施工、咨询服务等环节,社会资本都可以通过PPP模式参与其中。

   据华泰证券研报显示,十三五期间,土壤修复市场空间在1100亿元-5900亿元之间,其中中性情景下市场空间约为3400亿元,远期完全治理的市场空间巨大,达到7.4万亿元。

【相关阅读】
BHI工程咨询(甲级资质)

PPP各地区项目

PPP各类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