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丽的分割线 实时跟踪PPP项目动态
返回顶部 返回bhi首页 在线咨询 用户反馈

我要咨询

电话咨询:010-68066836、68516181

在线咨询: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1 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2

×

所在位置:首页 > 探究PPP > 正文 探究PPP

融资成本高于政府无优势 民资介入PPP怎破融资贵又难?

发布日期:2016-07-01    来源:第一财经
分享到: 更多

   6月21日,在青岛中国PPP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公开表示,这两年来PPP模式取得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项目整体落地较难较慢,民间投资参与难度较大等。

   一个可以佐证的数据是,根据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管清友的研究,截至4月13日,真正进入执行阶段的PPP项目(369)与入库项目(7835)总量相比,实际签约率不足5%。

   近几个月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国务院派出督查组调研,其中一大内容正是吸引民间资本的PPP模式推进问题。

   据新华社报道,调研中,四川远舰建设集团董事长杨远见向督查组表示,“现在很多PPP项目就是为国有企业‘量身定做’的,很少有民企参与的份儿,有的地方直接告知‘优先考虑国企’。一方面是因为国企能从银行贷到更低成本的资金,另一方面政府也想避免引发道德风险质疑。我们申请过很多PPP项目,都被以各种理由拒绝了。”

   在上述论坛上,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也分析了民间资本介入PPP难一大原因在于融资贵、成本高。他表示,私人企业参与PPP项目,融资至关重要。从资本市场融资,私人企业融资成本比国企、地方政府高。如果政府的直接融资成本比私人资本还要低好几个点,私人资本会被排斥,就很难做PPP项目。

   PPP 专家、大岳咨询总经理金永祥曾告诉本报记者,由于PPP项目投资额大且涉及公共服务领域,出于信任,地方政府在筛选社会资本时优先考虑国企或民营上市公司,一些项目方案设计中通过排他性条款自动过滤民企。而考虑到PPP项目回报率低,且担忧政府不兑现承诺等问题,一些民资也多在观望。

   “我们的调查中,有好多人反映说,有些政府赚钱的项目、好的项目都留给自己的城投公司来干,不赚钱的项目,硬骨头拿出去招标,让民营经济进来,结果搞不成。”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在上述论坛上表示,“所以对PPP项目进入的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无论是民营企业,甚至包括外资企业,我们要一视同仁,平等待遇。”

   另外,徐林还认为,在推进PPP项目中,应该加快用法律来保护企业尤其是私人企业的收益权和财产权。

   “中国的地方政府官员是频繁在换,换了一个市长、换了一任书记,新任市长或书记有时候对他的前任所做的这种PPP项目的收益承诺,会不会不认账?这就带来了不确定性,对私人企业的参与就是较大的风险。”徐林称。

   其实,PPP领域立法缺位带来的民间投资信心缺失已经被相关部门重视。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财政部已经成立立法工作组,研究起草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征求了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财政部门的意见,正在抓紧修改完善。

   而国家发改委牵头的《中国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下称特许经营法草案)也在加快推动,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称,争取在9月底前形成送审稿,按照立法程序上报国务院。

【相关阅读】
BHI工程咨询(甲级资质)

PPP各地区项目

PPP各类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