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PPP融资论坛8月15日在上海召开,英国大使馆贸易投资总署公使衔参赞Stephen Ellison在论坛上表示,中英合作的很多PPP项目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未来两国在PPP领域的合作将会继续深化,朝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
Ellison认为,“英国的PPP模式在世界上施行PPP模式的国家中有标杆性作用。英国目前在公共服务方面有超过700个项目正在运营中,投资超过500亿英镑。我们对于制定有效的法规很有经验,实施PPP模式要确保人民利益、政府规划和商业目的三者的平衡。”
同时,他指出,中英的PPP合作机制为两国的经贸发展提供了一条更有效率的渠道。“风险管理和寻求资本价值推动了项目朝一个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我们正在致力于国内关于PPP的政策制定和培训工作,这可以为中英建立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打好基础,配合英国的项目管理经验,吸引中国的大量资本投入主要的基建项目,中英经贸关系将进一步加强。”
2015年中英基础设施联盟设立,涵盖了中英及第三国合作的广泛领域。Elliso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英基础设施联盟主要做三件事:
1.通过在英国设立专门学院,培训中国官员和商人,使他们对英国基础实施市场有更深入了解。
2.在PPP领域与中国商人和官员分享英国经验,比如在规章的制定方面。
3.通过北京总部的运作加速在第三方国家市场的合作,为英国、中国和所在国的基础设施商业合作提供联盟服务。这有助于对中英的资源和专业知识进行整合,以实现项目高标准的管理和施行。
“通过中英基础设施联盟,可以深化两国在基础设施合作建设方面的资源共享和知识整合,”Ellison称。
此外,他还表示,除了两国的基础设施合作,英国正在全力帮助中国的多边投资以及“一带一路”项目的展开,比如英国奥雅那工程顾问公司同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合作展开了对孟加拉国卡纳普里河隧道挖掘工作的可行性研究、汇丰银行(HSBC )和两家中国银行在孟加拉国为天然气能源发电站的建设提供债务融资的服务等。
“这些项目的展开能够驱动经济的增长并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一带一路对高质量基础设施的需求以及对中英技术支持的依赖制造了大量的机会,如运输,能源,水, 公共基础设施……这些项目所覆盖的方面非常广。所以,明确哪些行业以及项目值得我们去通力合作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显得尤为重要,”Ellison称。
他认为,深化双方的PPP合作,规则的稳固性和合同的严谨性是影响投资者和政府的重要因素。
他指出,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是颇具重要性的。稳固的法律规章和强有力的合同是项目可以顺利推进的保证。但是项目也需要用严格的成本控制和预算,且无论环境、社会还是工程都应该执行国际通用的标准,这将很大程度上提高项目推进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