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PPP项目加速进展,PPP方式有望在下半年迎来爆发。”银河证券一份关于PPP的研究报告上如此表示。近日PPP概念股成为热点,业内人士表示PPP项目不仅是短期内“稳增长”的手段,能解救资产荒,更有助于增加长期有效供给。
下半年看好PPP
近一段时间,PPP题材成为当下绝对的热门题材。9月7日PPP概念集体爆发,昨日,PPP概念稍微降温,但整体上仍继续轻微上涨。这其中,伟明环保上涨超过6.69%,渤海股份,龙建股份都上涨超过5%。根据记者统计,截至9月8日的一年里,PPP概念累积上涨8.12%,而上证指数只累积上涨了0.2%。
“PPP在我国经历了32年的发展,现在正处在一个规范化的阶段。我们坚定看好PPP未来发展前景。”9月8日在一份关于PPP的报告中,华创证券分析师李佳如此写到。根据财政部数据,截至今年六月底,项目数达到8000多个,入库PPP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0.6万亿。
另有证券业人士向记者表示,随着货币政策边际效用递减,今年下半年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登场,大规模财政投资的将进一步推高PPP概念的股价。
助力解决资产荒
前海开源基金分析师杨德龙向记者表示,PPP是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是上万亿的市场,PPP也是政府调动社会资源参与社会投资的举措,预计将来会有比较好的发展。
杨德龙对记者表示,PPP并非“赚政府的钱”,而是政府调动企业一起承担风险和获取盈利。“原来大批主要由政府参与的项目,政府承担了大部分的风险,有项目因资金不足导致开发不足,现在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一起分摊风险、一起获取收益。”
杨德龙表示,目前民间资本闲置资金很多,对于民间资本而言,PPP项目有利于解决社会上“资产荒”的问题。“就民间资本而言,这些PPP的项目都会化整为零,不是一个主体参与,而是多个主体参与。”杨德龙表示,引入多个主体化整为零地参与,能让风险分散化。
舒缓财政压力
另有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PPP模式能有效化解前段时间困扰经济管理部门的民间投资增速放缓的问题。
华创证券分析师李佳认为,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与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都在显著放缓,宏观下行压力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具备稳增长属性的基建投资逐渐升温,但带来的矛盾是地方政府财政紧张。与此同时,制造业企业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利润水平持续下滑。“PPP模式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既能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又能拉动需求为企业带来新生力量。”
李佳认为,PPP模式下服务商将最先受益,看好设备商向服务商转型。李佳表示,PPP将带来基建投资升温,下游需求回暖。从基建设备产业链来看,下游的需求在上升,最先影响到服务商的订单增加,进而传导至上游设备商,设备商则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去库存,随后才开始获益。因此,传统基建设备商想要提前受益,就必须向服务商转型。
什么是PPP?
所谓的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按照这个广义概念,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PPP模式主要是以市场竞争的方式提供服务,主要集中在纯公共领域、准公共领域。PPP不仅是一种融资手段,而且是一次体制机制变革,涉及行政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
PPP现状如何?
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切实做好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能源、交通设施、水利、环保、农业、林业、重大市政工程等七大领域鼓励和引导民资进入。其后,上海市又印发《本市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其中重点提及鼓励PPP项目运作模式创新。
哪些行业将受益于PPP水利行业
广发证券报告称,截止今年6月,全国PPP 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入库项目9285个,其中水利建设PPP项目430个,投资额3069亿
片区开发
在片区开发行业中共有554个PPP项目,总投资额1万亿元,主要集中在园林开发和城镇化建设方面,分别有PPP项目280个和125个
医疗项目
9月6日,神州长城收到《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PPP项目成交通知书》。此项目建设期为1年,运营期29年,项目投资年回报率为7.5%
交通运输
目前,交通运输类PPP项目共有1132个,总投资额为3.3万亿元
市政工程
在市政工程方面共有3241个PPP项目,总投资额达2.8万亿元。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用于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