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丽的分割线 实时跟踪PPP项目动态
返回顶部 返回bhi首页 在线咨询 用户反馈

我要咨询

电话咨询:010-68066836、68516181

在线咨询: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1 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2

×

所在位置:首页 > 探究PPP > 正文 探究PPP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分析

发布日期:2016-12-28    来源:PPP知乎
分享到: 更多

   12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

   首先,这个文件是对《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18号)、《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号)国家顶层设计的响应和细化。

   其次,是解决目前社会资本普遍担忧项目合作年限过长和退出机制问题,充分体现了PPP模式在当前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下的重要战略地位。必将导致PPP项目的新一轮爆发。

   逐条解读如下:

   01

   充分认识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意义

   将PPP项目资产证券化首次独立作为一个命题提出,体现了国家对PPP项目退出机制的关注,体现了PPP模式的重要战略地位。

   02

   各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应大力推动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明确重点推动资产证券化的PPP项目范围:

   1. 一是项目已严格履行审批、核准、备案手续和实施方案审查审批程序,并签订规范有效的PPP项目合同,政府、社会资本及项目各参与方合作顺畅;

   2. 二是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能持续安全稳定运营,项目履约能力较强;

   3. 三是项目已建成并正常运营2年以上,已建立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并已产生持续、稳定的现金流;

   4. 四是原始权益人信用稳健,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具有持续经营能力,最近三年未发生重大违约或虚假信息披露,无不良信用记录。

   优先鼓励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PPP项目开展资产证券化

   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以及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国家发展战略的项目。

   积极做好PPP项目管理和配合资产证券化尽职调查等工作

   再次提出项目实施单位要严格执行PPP项目合同,而且明确了项目实施单位在项目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履行相关手续,提供增信,积极配合等义务。

   03

   证券监管部门及自律组织应积极支持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着力优化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审核程序,引导市场主体建立合规风控体系,鼓励中介机构依法合规开展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业务。

   敦促交易所,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尽快建立配套制度、开启专门通道和提供专业服务

   04

   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同培育和积极引进多元化投资者,建立完善沟通协作机制。

   将会出台政策引导各路资金投资PPP资产证券化产品。(城镇化建设基金、基础设施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不动产基金以及证券投资基金、证券资产管理产品等各类市场资金)而且出台相应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市场。

   05

   近期工作安排

   请各省级发展改革委于2017年2月17日前,推荐1-3个首批拟进行证券化融资的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正式行文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列出时间表,先以示范项目建立标准化模式,以点及面,重点突破,快速推广。

   相关政策解读如下(摘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18号)

   1、进一步明确政府投资范围。政府投资资金只投向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社会公益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重大科技进步、社会管理、国家安全等公共领域的项目,以非经营性项目为主,原则上不支持经营性项目。

   明确政府投资的定位,经营性项目将更多的采用PPP模式。

   2. 建立覆盖各地区各部门的政府投资项目库,未入库项目原则上不予安排政府投资。

   在发改委《PPP项目工作导则》、财经【2016】92号文中多次提过,要求项目入库,入库的前提当然必须合规,便于政府对项目的总体把控和管理。

   3. 推进配套改革。加快推进铁路、石油、天然气、电力、电信、医疗、教育、城市公用事业等领域改革,规范并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特许经营管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领域价格改革,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研究推动土地制度配套改革。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健全金融市场运行机制。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要协同推进,形成叠加效应,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改革,国退民进,提升经济效率,释放经济活力也就是改革红利,才是PPP模式最深层次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美国也曾经经历过一次解除行业管制的浪潮,比如美国铁路行业的《斯塔格斯法》,银行业逐步取消对存贷款利率的管制,航空业的《撤销航空管制法案》。历史虽然不是简单重复,但确总是惊人的相似,当时的美国陷入滞涨,解除管制浪潮释放的经济活力,对于当时美国经济的复苏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号)明确了生态环保、农业和水利工程、市政基础设施、交通极大重点领域。

   1、探索创新信贷服务。支持开展排污权、收费权、集体林权、特许经营权、购买服务协议预期收益、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等担保创新类贷款业务。探索利用工程供水、供热、发电、污水垃圾处理等预期收益质押贷款,允许利用相关收益作为还款来源。鼓励金融机构对民间资本举办的社会事业提供融资支持。

   早早开始鼓励项目创新融资方式。

   2. 优化政府投资使用方向。政府投资主要投向公益性和基础性建设。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市政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政府投资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支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

   政府部门提升资金效率,利用PPP模式杠杆效应的意图显现。

   《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负面清单指引》以地方政府为直接或间接债务人的基础资产。但地方政府按照事先公开的收益约定规则,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下应当支付或承担的财政补贴除外。

   “负面清单”早早的为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埋下了伏笔。同时也为地方债留了一道恰到好处的暗门,兵家讲围三缺一,政府一方面大刀阔斧围堵政府违规举债,另一方面对政府通过PPP模式产生的或有债务甚至债务态度暧昧,时至今日开启PPP项目资产的证券化,可谓下得一手好棋。

   结 语

   总的来说,2698号文解决了资本的后顾之忧,必然再次引爆PPP项目市场,加快项目的推进速度。下一步需要关注的就是政府是否会引导成立相应基金投资PPP资产证券化产品,以及各大机构对产品的态度。

【相关阅读】
BHI工程咨询(甲级资质)

PPP各地区项目

PPP各类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