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丽的分割线 实时跟踪PPP项目动态
返回顶部 返回bhi首页 在线咨询 用户反馈

我要咨询

电话咨询:010-68066836、68516181

在线咨询: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1 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2

×

所在位置:首页 > 探究PPP > 正文 探究PPP

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入场”

发布日期:2017-08-04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每一处繁华区域的兴起,必定离不开科学合理的交通网络作支撑,对新城新区来说同样如此。

   新城新区和老城区相比,交通基础设施要么为零,要么虽然有一定基础,但无法适应新发展阶段的需要。这就需要进行更加周全的交通综合体系规划建设,甚至是推倒重来。

   总的来看,新城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地铁、城市道路、管廊之类的新城内部的基础设施,一类是高速公路、高铁及车站、机场之类的对外交通通道。如此庞大的交通体系建设,自然离不开规模庞大的建设资金投入。因此,在新城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创新投融资方式,鼓励和吸收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要让社会资本参与到新城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来,首先必须降低准入门槛。长期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建设主要依靠财政资金。由于准入门槛过高,社会资本只能“望而却步”。在新城新区的建设中,必须进一步推动投融资机制的创新,不断降低准入门槛,打破“玻璃门”“弹簧门”,使更多社会资本有机会参与其中。

   其次,要让参与其中的社会资本“有利可图”。如果社会资本没有稳定的收益预期,必然不会参与项目投资。因此,在新城新区的建设中,应该创新观念,积极探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回报机制。

   有专家建议,对于新城新区的内部基础设施,可以探索按照谁受益谁付出的原则,让周边享受土地升值的开发者承担建设成本,或者通过地铁的运营、地铁站点的商业开发和地下管廊的出租,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等等。这些思路在新城新区的建设中,都可以进行更多实践和探索。

   总之,在未来新城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不断创新投融资机制,特别是基于PPP模式,建立起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新城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良性发展。

【相关阅读】
BHI工程咨询(甲级资质)

PPP各地区项目

PPP各类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