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展项目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
会展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不仅能带来场租费、搭建费等直接收入,而且还能拉动或间接带动数十个行业的发展,直接创造商业购物、餐饮、住宿、娱乐、交通、通讯、广告、旅游、印刷、房地产等相关收入;不仅能集聚人气,而且能促进各大产业的发展,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重大影响和催化作用。
据有关统计表明,一个好的会展对经济拉动效应能达到1:9,甚至更高。以2010年广交会为例,采购商在广州平均停留时间为7.27天,人均日消费4000元,而参展商在广州平均停留时间为7.5天,人均消费3000元,大大超过了日常旅客的人均消费水平,为广州直接创造110亿元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为215亿元,广交会所带来的经济拉动效益占广州GDP近4%。
因此,拥有设施完备、面积可观的大型展馆已成为支撑城市办展的先决条件。
二、传统模式的局限性
在传统模式下,会展项目一般由政府主导的配置机制来满足,政府投入资金并且负责建设。许多城市还存在盲目的为了建馆而建馆现象:每年只运营一两场展会、活动结束后便难以为继。这种政府建设、行政管理的状况,使展馆缺乏竞争力、使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也为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三、引入PPP的优势
会展场馆拥有建设投资规模较大、需求长期稳定、市场化程度较高、需要专业运营团队等特点,有必要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以及寻找拥有丰富资源的专业运营团队合作,这些都与PPP模式相适应。
PPP模式不仅是一种融资模式,更重要的是要将社会资本的活力及多元化带入到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去,通过市场化运作,政府有限的参与实施与监督,规范法律法规及PPP操作流程,从而使社会资本与政府形成共担责任、共享利益、资源互补、灵活快捷的双赢局面,能够为大众百姓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因此大型会展引入PPP模式建设运营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1、社会资本充分参与设计,为后续提供便利。社会资本从运营的角度出发,通过参与评审,防止展馆的设计与实际需求脱节,为今后的运营及建设提供便利。
2、资金容易得到保障。由社会资本与政府方共同缴纳项目资本金,并以项目公司名义进行融资活动,因而项目建设的资金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3、以绩效为导向良好合作。通过对运营的绩效考核,减少建设期的风险、提高了运营阶段的营收,社会资本与政府双方成为互利互补的合作体,能更好的为项目服务,也为社会大众服务。
4、深入发掘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具有丰富的会展经验以及会展资源的运营方,其强大的运营能力可以将项目打造成为带动片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5、引入先进的PPP理念。引入先进的理念,为项目的PPP之路走得更远、更稳、更规范奠定了深刻的思想基础。
四、发展理念
1、以运营为导向。相对于其他类型项目,会展类PPP项目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比如,项目后期的使用与运营单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设计、施工与运营思路是不可脱节的,在项目准备阶段时就应让运营单位介入,将运营的思路体现在方案设计中。在执行阶段时的施工图优化、设备采购、周边配套等一系列事项都应围绕着后期运营打造。
2、以EPC项目的管理思路处理“三边工程”的风险。目前全国大量PPP项目存在着“三边工程”现象,即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这对于会展项目的SPV公司来说是极大的项目管理挑战。会展项目属于大型公建项目,具有专业性强、造价高、施工难度大等特点,这对于方案及初设阶段设计单位的专业及经验要求就极高,往往一些设计院在这个阶段设计时对功能、构造理解不足,加上“三边工程”本身存在设计风险,在项目的源头就可能埋下超估、超概以及项目先天的功能布局缺陷等风险。
虽然风险众多,换个角度看,它同时也是对项目进行优化的机遇。项目公司要以EPC项目的管理思路对“三边工程”进行管控。在这种情况下,会展项目公司自身应组建运营及设计管理部门,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就成本、质量、进度、安全、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结合运营团队的会展运营方案及经验,对项目进行管理。
五、小结
综上所述,PPP模式下的大型会展项目建设应该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随着PPP2.0时代的到来,经济环境多变、法律体系愈发完善,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风险,作为社会资本方这时候应更加谨慎的选择项目,让PPP回到初心,务实的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PPP其应有的作用,补短板、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