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丽的分割线 实时跟踪PPP项目动态
返回顶部 返回bhi首页 在线咨询 用户反馈

我要咨询

电话咨询:010-68066836、68516181

在线咨询: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1 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2

×

所在位置:首页 > 探究PPP > 正文 探究PPP

新基建不妨采取PPP模式

发布日期:2020-04-23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分享到: 更多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成为热点话题引发各方关注。新基建对传统基建有哪些影响?会给中国的各行业带来哪些变化?新基建该如何去推动实施?日前, 《建筑法》修订课题组成员、财政部PPP专家库成员,中建政研集团董事长,中建政研圆梦商学院院长梁舰就上述几个话题接受了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的专访。

   政府推动,企业投资,PPP模式会发挥作用

   中国经济导报:近期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政策层反复提到 “新基建”,目前关于新基建如何去推动有很多质疑,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梁舰:我个人坚定地这么认为:新基建是政府推动投资引导,但主要仍需由引入包括企业投资在内的各类社会投资,注重政府引导、吸引社会资本的PPP模式将会发挥作用。与传统基础设施项目最大的不同,新基础设施更加依赖于数字化技术,这并不是地方政府和政府平台公司的核心能力,。因此,只有少数新基建项目可以单独由地方政府或其平台公司投资实施,更多的将由具备技术能力的市场主体通过市场化模式自行商业化实施,或者与地方政府合作实施,这给PPP模式带来了新的内涵和应用空间。

   很多新基建的项目主要由企业投资,大量新基建项目可以采用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的方式实施,既能激发社会资本的经营活力,政府也可以通过补贴来进行培育发展和引导。

   中国经济导报:有业内人士表示,企业对于新基建投资积极性不高,您怎么看?

   梁舰:在应用场景不明确的情况下,虽然说是企业投资,有些企业的积极性或许不高,技术、项目、模式清晰情况下,能融资,算好账积极性会上来的在应用场景不明确的市场有待培育、技术仍需成熟的情况下,虽然说是企业投资,但企业的积极性应该说很高,只不过都在讨论和关注也不是特别大,并未立即参与其中。

   新基建最大的不确定就是技术成熟度的问题。因为疫情影响,要提前大规模的搞这种上马新基建项目,最大的隐患风险在于技术的不成熟。既然是试点、试运行,现在技术到底稳定不稳定,成熟不成熟,都是一个未知数。对中移动、中联通、中电信相对来说在新基建谨慎。包括5G技术、人工智能在内,在没有太广泛的应用的情况下,大规模地快速推进,包括5G技术、人工智能在内,存在技术不成熟、技术不稳定带来的风险。

   另一个担忧,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未来5G很快被6G替代,容易产生所谓的潜在风险、重复建设。就像之前大街上安装了很多IC卡电话,这电话根本就没用,基本上就浪费了。

   新基建助推建筑业信息化发展

   中国经济导报:当下全球疫情爆发,经济下行压力很大,需要搞基建来对冲一部分总需求的下滑。基建的路径有两条:一条是走老路——铁公基;一条是走新路——5G等新基建。您认为投资新基建对传统基建有哪些影响?

   梁舰:新基建是在搭建信息基础设施,和传统基础设施有本质区别。基础设施有“传统”与“新型”之分。传统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是“铁公机”——,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桥梁、水利等等。2019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29亿元。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要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3.8万公里左右。中国的公路网现在已经四通八达了。2019年城市轨道交通新开工建设的线路里程超过1100公里,总投资规模达到7600亿元以上。

   新基建是在搭建信息基础设施,将带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奠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石。新基建对传统的建筑业带来的市场空间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对电力、通信等行业企业机会巨大。现在基建最大的方向虽然是“新基建”——,包括5G基站、工业互联网、充电桩等等,这些基础设施投资虽然符合经济转型的大方向,但是力度与传统基建(铁公机)相比还是远远不如。比如大数据中心,一般建筑规模只有几万平方米,与地产项目比体量小得多。但是,新基建的设备生产和基站建设对于电力企业、超高压企业、通讯企业来说是个利好消息。

   对于传统的建筑业来说,房建、市政占建筑业的比重达50%以上。传统基建投资温和回暖,交通和市政仍是核心发力点。以铁路为例,当前国家高铁骨干网已经形成,中西部的高速铁路、各大城市群内部的城际铁路将成为下一步的发展重点,老旧铁路升级改造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全国铁路升级改造步伐加快。

   新基建中,大数据中心只有几万平方米,这对于地产来讲不算是大项目。同时,新基建的设备生产和基站建设对于电力企业、超高压企业、通讯企业来说是个利好消息。

   新基建能给建筑业带来多大产值,是一个未知数。在国家快速推出的背景下,新基建的政策什么时候能落地,也是一个未知数。所以新基建对传统的建筑业带来的影响将不会特别大。

   中国经济导报:那么,新基建对建筑业有哪些影响?

   梁舰:新基建背后反映的是国家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大力推动,目前的50万亿元投资计划只是一部分,这是大趋势。新基建会助推建筑业信息化或数字建造发展,未来建筑企业也将成为数字企业。建筑业的发展方向是“三化”:,即信息化、绿色化和产业化。信息化即数字建造,未来的建筑企业也将是数字企业,互联网企业阿里已经在雄安布局了。未来的大型央企、国企也可能必然会进行相应的改革被革命,少则十年,多则二十年,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这个角度讲,新基建会助推建筑业信息化或数字建造发展。

   新基建不止是稳投资,更是促消费

   中国经济导报:您怎么看新基建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梁舰: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新基建”一头连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一头牵着不断升级的强大消费市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基建支撑新产业、新消费,支撑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现代化建设,赋能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事实上,“新基建”受关注,并非始于今年。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3个月后的2019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加快5G商用步伐和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规模部署,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融合应用”。新基建的七大领域构成完整产业链,是一个闭环。新基建包括的七大领域——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特高压、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是一个闭环。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构成完整的数据链,支撑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并发挥重要作用。

   新基建关乎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历史规律告诉我们,每一项关键技术的大规模普及,都给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带来重大变革。这种技术被称为“通用技术”,它所引发的变革总是为人类开启新的时代。煤炭和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的体力被新型动力替代,开启工业时代;互联网和数字化的广泛应用,变革了信息的获取和传递方式,开启信息时代;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信息文明信息革命一定会改变经济、结构、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形态,形成信息文明,是一场全方面的改造革命。水利部南水北调司司长李鹏程在《2045的世界——科技预见未来》这本书中提到,提到按照摩尔定律,2020年是信息文明的元年,它的运算功能达到最高点。

   “大势中的大势”指的是科技。不管是国家的大势还是行业的大势,与科技革命背景下的大势相比,影响力都略逊一筹。科技的变革对国家、社会、行业、经济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国家、行业、企业、个人如果抓住这次机会将实现华丽转身,鲤鱼跳龙门。

【相关阅读】
BHI工程咨询(甲级资质)

PPP各地区项目

PPP各类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