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丽的分割线 实时跟踪PPP项目动态
返回顶部 返回bhi首页 在线咨询 用户反馈

我要咨询

电话咨询:010-68066836、68516181

在线咨询: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1 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2

×

所在位置:首页 > 探究PPP > 正文 探究PPP

公私合作和衷共济:PPP模式发展格局及资本风险管理综述

发布日期:2020-06-18    来源:征信
分享到: 更多

   PPP 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PPP项目必须是政府的公共投资项目,是公益性项目,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通过适当的资源分配、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PPP投融资模式的分类

   PPP投融资模式一般分为广义PPP模式和狭义 PPP模式

   广义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合作关系,主要包括建设—经营—转让(BOT)、民间主动融资(PFI)、转让经营权(TOT)、建设—拥有—经营(BOO)等模式;狭义PPP模式,强调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的全程合作,有使用者付费、政府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三种方式。王灏(2004)将其分为三大类:外包类、特许经营类和私有化类。也有学者创新性地提出债券融资、股票市场融资方式、创业板市场融资和BOT项目融资方式(黄泉川等,2006)。Thomas(2003)将 PPP整体划分为四大类:传统承包类、一体化开发、经营类、合伙开发类,又进一步细分为设计—建造(DB)、设计—建造—运营(DBO)、BOT、TOT、PFI、建造—运营(BBO)等。

   PPP模式助力环保领域建设

   我国每年的绿色投资需求将达到2万亿元~4万亿元,但财政每年只能投入3000亿元,占比仅15% 左右,85%以上巨大的资金缺口必然需要企业的大力参与。在多种资金组织方式中,PPP模式成为了业内关注的重点。比利时开展了总价值为60亿欧元的一系列大型PPP项目,基于物有所值评价理论(VFM)开展绩效管理,重点在于风险与收益的平衡(Ahlerup.2008)。

   我国PPP信息平台显示2018年PPP项目共计8557个,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808个,位居市政工程、交通运输项目后排在第三位,占比 9.5%。

   企业参与环保PPP的现状分析

   2014年至2018年,国务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和财政部先后发布了91个PPP相关文件,不同程度地强调要激发和促进民间投资,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 PPP项目。2019年2月19日,生态环境部、全国工商联在京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民营企业绿色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合作协议》,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共同探索如何引导帮助民营企业进行污染治理工作。

   民营经济对社会的贡献有“56789”之说,即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但民营企业(含民营独资和民营控股)在已经落地的PPP项目社会资本方占比只有39%,民营企业的参与度明显不足(王俊豪,2017)。如何改善 “上热下冷”“国进民退”“国企吃肉、民企喝汤”的不平衡局面,激发民营资本投资活力,符合国家推行 PPP的初衷和美好愿景,是当下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

   科学引导企业参与环保PPP项目

   《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采用直接投资、投资补助、运营补贴等方式,规范支持生态环保类PPP项目。生态环保作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刚性需求,也是PPP重点推进的领域。2017年11月《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指导意见》首次系统地从优化环境、分类施策、盘活存量、项目示范、择优选择、规范合同、融资支持、规范机构、评选典型、诚信建设十个方面提出了鼓励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的具体措施。

   目前对于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制度指引、制度因素制约等方面,基本是以定性分析为主且忽略了各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对于如何基于PPP模式形成合理可控、可持续的公私合作关系,构建政企信任重塑、互惠互信的研究少有涉及,引导和激发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的动力保障机制研究更是少见。只有由内而外地形成利益驱动力、协同推进力等内在动力机制,以及制度保障力、监管约束力和市场促进力等外在动力机制,才能使PPP领域真正成为民营企业健康成长的摇篮,更好地满足民营企业的利益诉求。

   其他领域的PPP建设

   (1)在公租房建设方面

   (2)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方面

   (3)在工程建设方面

   无论是环保领域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仅靠政府力量显然不够,亟需社会资本参与进来。对于PPP项目尤其是环保项目,公益性较强、回报率相对较低,企业投资意愿不强,适时推进PPP模式不仅水到渠成且是题中之义。

   PPP项目的资本风险管理PPP项目的风险分类

   王守清(2003)等人识别了影响PPP模式风险的因素,运用核对表法划分为国别风险、不可抗力风险和特定项目风险三大类,按照风险来源将这些因素归纳为政治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建造风险等六大类,并依照项目类型分析了电厂、道路、桥梁、隧道、铁路、地铁、港口、水处理等方面的风险情况。整体来看,PPP项目的所有风险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从法律层面来看,PPP项目面临五类法律风险,分别是法律适用风险、政府反向寻租法律风险、政府担保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合同期过长法律风险与违约法律风险。范小军等(2007)运用层次分析法将PPP项目的风险分为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建设风险、信用风险、金融风险和自然环境风险七个类别以及33个风险指标。按照项目的周期变化过程,将风险划分为项目形成阶段、建造阶段、经营阶段的风险以及项目生命周期风险,私人投资者的风险主要是由项目能否达到预期业务量和能否得到政府承诺的回报率决定的。

   PPP项目的风险评价

   为了改善PPP业务流程和绩效管理,选择绩效目标和评价指标是关键所在,管理中常用的评价指标体现在项目的性能评价、融资与运营、创新与学习、利益相关者评价和项目流程评价等方面。

   李艳茹等(2015)运用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PPP模式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风险评价模型,利用风险分担效用理论和博弈理论构建了基于风险分担的利益分配模型。程言美(2016)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评价基本流程,形成PDCA闭环管理,以清水入江项目为例,对26个子项目的风险水平进行了测度,对其投入与产出的冗余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兰兰等(2013)利用AHP方法从静态分析、动态分析以及敏感性分析等三个角度进行研究,从PPP视角对公共交通项目的经济产出和民生产出,分别与政府财政支出和社会资本投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公共交通 PPP 项目的风险和效率进行了横向和纵向评价。胡振(2014)立足于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运用检查表法和 AHP 法对PPP 项目融资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考虑政府风险偏好的决策模型。王玉梅等(2014)基于平衡计分卡开展PPP项目的绩效评价,并运用蒙特卡罗模拟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作为全面风险管理模型的改进和补充。

   PPP项目的风险分担

   公共部门主要负责获取场地、法律及政策风险,而私营部门主要承担设计和建筑风险、运营风险。

   在风险的分担机制与分配比例方面,国内学者也提出了诸多方法。

   (1)风险博弈模型方法:PPP项目中主要存在两方博弈即公共部门和私人机构,主要影响因素为控制风险的投入、个人风险偏好度和风险预期收益,因此可以按照风险的分类和来源构建风险博弈模型。

   (2)风险划分、列表识别法:刘新平等(2006)按照初次分配、全部分配及跟踪与再次分配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对风险分担进行了划分,对PPP模式中出现的风险进行列表识别,将风险分类为由政府部门承担的风险、由私人机构承担的风险和由双方共同承担的风险,并对第三类风险建立模型,确定双方的承担比例。

   (3)马科维茨模型方法:较多学者只是对PPP 模式的各利益相关者风险分担机制进行定性分析,马科维茨模型能较好地从量化角度分析政府和私人投资者风险分担的最佳分配比例。

   未来研究可在以下领域有所突破

   (1)强化现状层面特征性的系统梳理,细致考察PPP项目的发展与建设格局,是否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和行业特征;

   (2)强化机理层面针对性的深入分析,研究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必然性和作用机理;

   (3)强化权益保障的机制研究,探索如何革故鼎新、循序渐进改善与正式制度相容的非正式制度,为破解投融资困境、打破隐性门槛、激发社会资本活力提供经验和证据,保障社会资本的合法权益并形成PPP模式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关阅读】
BHI工程咨询(甲级资质)

PPP各地区项目

PPP各类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