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维持高景气,投融资创新助推行业发展。根据发改委已批复城轨项目,2020-2022年城轨通车里程均维持高位,每年新增通车里程超过10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如火如荼,行业高景气。目前国内城轨建设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地铁为主、多制式共同发展,2018年出台的新规“52号文”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地方财政收入、地方GDP水平以及城轨建成初期的客运强度设定更加严格的指标,优化投融资机制考验地方财力和能力,合理的融资模式对于地方发展城轨意义重大。
城轨建设投融资渠道多元化,PPP模式发展渐次成熟。绝大多数国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多由政府(中央和地方)和轨道交通获益部门共同投资建设,海外国家和地区城轨建设的融资渠道比较宽,多方出资共同建设、共同受益。国内看,仍旧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但是PPP融资模式推广,逐步成为国内城轨建设的重要选项。
PPP模式的优势体现在对政府资金和社会资本两个方面的积极意义,政府资金对应的公有部门可以缓解短期资金紧张的困局,有效解决公有部门投资效率低下的问题,社会资本参与城市轨道交通的PPP项目,有助于发挥社会资本提早进入项目的优势,提升社会资本的盈利能力,PPP模式可以让社会资本有更大的决策权和自主权。城轨建设的特殊性和PPP模式的优势使得PPP模式在国内城轨建设进程中被推广。通过选取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城轨PPP项目,分析城轨融资多元化和创新性的事实可以为未来其他地方城市发展城轨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