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项目公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新入库项目投资额同比减少2207亿元、下降21.8%,净增项目投资额同比减少895亿元、下降19%,但二季度各项指标出现了10个季度以来的第一次明显回升。
北京大岳咨询公司董事长金永祥分析,上半年,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各级政府稳投资力度加大,新入库和净增投资额呈上行趋势。1月和2月新入库项目投资额835亿元,净增项目投资额327亿元;3月和4月新入库项目投资额3280亿元,净增项目投资额1307亿元;5月和6月新入库项目投资额3821亿元,净增项目投资额2186亿元。同时,新入库、净增、签约落地和开工建设等4类项目投资额均呈现二季度同比降幅较一季度明显收窄的特征。“PPP模式经过两年半的回调,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有望迎来发展拐点。”金永祥说。
对于上半年PPP模式主要指标走低的情况,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分析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项目需求有所放缓。推广PPP模式以来,收益前景比较好、急需上马的项目已经开工或正在进行,不少已经竣工。适合PPP模式的项目数量有所减少,这与地方投资开发需求的“节奏”是匹配的,属于正常情况。二是监管加码主动降速。近年来,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措施,不能上的项目坚决不上,已入库的不规范项目坚决“退库”,一定程度上造成项目入库减速。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入库项目482个、投资额7935亿元;而同期退库项目296个、投资额389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