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丽的分割线 实时跟踪PPP项目动态
返回顶部 返回bhi首页 在线咨询 用户反馈

我要咨询

电话咨询:010-68066836、68516181

在线咨询: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1 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2

×

所在位置:首页 > 探究PPP > 正文 探究PPP

基于前景价值最大化的PPP项目政企匹配决策研究

发布日期:2020-12-29    来源:网络来源
分享到: 更多

  在行为人遵循有限理性的假说下,如何将行为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在决策中进而得到合理科学的决策结果,前景理论的提出填补了这一空白。前景理论是 Kahne manet al.基于一系列现代心理学理论研究而提出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研究了行为人在不确定情况下决策时,由于受到认识机制的局限而导致不理性行为的发生。该理论源于行为经济学,其提出后在股票、证券等投资组合研究中应用较为成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其应用于多属性风险型决策中。在 PPP 项目合作伙伴选择过程中,参与主体为政府部门、拟投资企业、第三方(招投标代理机构)。

  政府方代表在寻找合作企业时往往会考虑企业的资质、项目业绩、资金状况、企业信誉等;拟投资企业也会对投资环境、政策导向、项目投资回收期、政府担保水平等进行考量。可以得出,政企匹配问题是一个基于双向选择的多属性决策问题。

  政府方代表对拟投资企业的匹配描述:X= [X1,X2,…,Xk,…,Xe]为政府方代表 Gi 对拟投资企业 Ej 属性的满意度评价集合;

  U={u1,u2,…,uk,…,ue}为政府方代表 Gi 对拟投资企业 Ej 进行满意度评价的各个属性权重;

  P= [pki]m×e为政府方代表 Gi 对拟投资企业 Ej 关于属性集合 X 的期望水平矩阵;

  Q= [qkij]n×e 为第三方机构对拟投资企业 Ej 关于属性集合 X 的实际评价矩阵。

  政府在选取拟投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时呈现有限理性,做出最终决策的同时不仅有客观理性的判断更有心理感知的影响。同理,企业在选取经政府授权的项目时同样易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前景理论指出,决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行为人在关注最终收益的同时更加注重根据参照点获得的感知收益,即存在参照依赖,而参照点为决策行为人的心理参考点。前景理论利用价值函数 v(x)取代了效用函数,价值函数是反映行为人当期状态相对于参照点的收益与损失,体现的是财富的相对水平而非传统意义上财富的绝对值。

  x0 为参照点,x- x0≥0 为感知收益,x- x0<0 为感知损失,行为人注重的是相对于参照点(x0)的偏离程度,λ 表示行为人对损失的厌恶程度,α 表示行为人对于收益的敏感度,β 表示行为人对于损失的敏感度。

  基于有限理性人假设,考虑政企双方心理期望对匹配行为的影响,本文运用前景理论构建了 PPP 项目政企匹配模型。前景理论考虑了行为人决策时的参照依赖效应,其价值函数对参照效应下收益损失的定义及其风险偏好的描述也更符合政企双方对损益的价值感知,基于前景价值最大化的匹配决策模型运用感知收益取代绝对收益,以心理期望为参照点,构建益损矩阵和前景矩阵,形成综合前景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引入三参数区间灰数形式对属性的实际评价和期望水平进行界定。案例分析表明,考虑政企双方心理期望得出的匹配结果与不考虑心理期望得到的结果不同,是否考虑心理期望对匹配结果有重要影响。而参照点的选取是体现决策者心理因素的关键点,也是运用前景理论思想解决问题的核心,本文选取心理期望为参照点进行了模型的构建与求解,随着外部环境的调整与变化,参照点有可能处于动态之中,而处于动态之中的参照点如何影响匹配结果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

  资料来源:段世霞,孙瑞.基于前景价值最大化的PPP项目政企匹配决策研究[J].会计之友,2020(16):82-88.

【相关阅读】
BHI工程咨询(甲级资质)

PPP各地区项目

PPP各类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