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丽的分割线 实时跟踪PPP项目动态
返回顶部 返回bhi首页 在线咨询 用户反馈

我要咨询

电话咨询:010-68066836、68516181

在线咨询: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1 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2

×

所在位置:首页 > 探究PPP > 正文 探究PPP

PPP助推上海市老旧社区非机动车库(棚)改造

发布日期:2021-04-19    来源:城乡治理现代化
分享到: 更多

   近日,由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联合全国45家机构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2020)”征集活动,最终共有85个案例成功入选。今日推出的是“PPP助推上海市老旧社区非机动车库(棚)改造”。

   PPP概念解释

   一是在城市发展的目标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这是for people。

   二是在城市发展的内容上,要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这是of people。

   三是在城市发展的路径上,要履行好党和政府的责任,鼓励和支持企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这是by people。

   案例简介

   上海殷行街道是一个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大型居住社区,现有非机动车库(棚)190个,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原来由物业、业委会委托收取管理费,聘请专人负责车库的保安保洁工作。在传统的管理和运行模式下,车库内物品丢失、车辆被盗事件屡见不鲜;消防安全隐患重重,私拉电线、车库住人、违规摆放液化气钢瓶等现象屡禁不绝,加之管理混乱、容量不足、脏乱差现象严重,非机动车被盗事件、火灾事故等时有发生,居民改造的愿望非常强烈。对此,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层面,都要求基层工作者以治理精细化、智能化的工作方式,创新性地解决社区居民的实际问题。

   传统非机动车库(棚)智能化改造有两种模式:一是完全由居民出资。这种模式主要出现在纯商品房住宅区,通过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主动性,公开募集资金。但对那些以低收入居民为主体的小区,社区居民出资意愿低、沟通成本高,难以有效募集资金。二是完全由政府包揽。这种模式不但耗资较大,也会使街道陷入“保姆型政府”误区。该项做法主要面临政府财力供给不足以及后期维修责任难以落实等难题,因此难以有效推广。

   针对上述问题,该街道通过“政府引导、居民主体、市场运作”,借鉴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中常用的BOT模式,推进车库(棚)的改造,大大减少了公共财政投入,提高了车棚改造速度。

   政府引导

   政府对于车棚改造给予15%~20%的引导资金支持,引入合格供应商,并搭建居委、业委会、物业公司和有意向改造公司各方充分协商的平台。

   居民主体

   对于是否要改造,改建后车棚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包括收费等全部敏感问题,均由居民委托业委会、物业公司与企业充分协商来确定。

   市场运作

   企业带资对车棚进行智能化改造并负责改造后的日常运营维护,通过取得一定年限的车棚运营权,收取停车费、充电费,收回成本并获取一定利润,然后再把车棚的运营权和收益权归还给小区业主(具体由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承接)。

   截至目前,全街道134个有一定规模的非机动车棚已全部改造完毕。不仅解决了老旧社区传统车棚存在的痛点和堵点,而且体现了公共财政的应有属性,激发了居民的主体地位,培育了企业发展的新市场。

   殷行街道通过将PPP模式引入社区老旧车库(棚)改造,有效地盘活了社会资本,对于智能车库(棚)的营造,社区居民也有支付意愿。如果政府部门能有效搭起合作治理的平台,就能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殷行街道通过BOT模式建设社区智能车库(棚),一改过去由政府包揽改造、阻碍该领域市场发育的现象,实现“政府监场、企业进场、居民主场”。如果将该模式推广,既有利于企业间形成良性竞争,又有利于车库(棚)更快地建、更好地管,最终实现政府、企业、居民共赢的局面。在BOT模式的保障下,居民有效地参与到社区服务的共同生产中。在前期意见征求阶段,关于“要不要改、怎么改以及改造后的权益与责任”等问题,都充分调动了居民的参与和协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质量和责任获得提升,这有助于其内生出对所属社区的归属感。

【相关阅读】
BHI工程咨询(甲级资质)

PPP各地区项目

PPP各类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