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把宁夏打造成中阿合作的先行区、内陆开放的示范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这是宁夏党委和政府顺应国际国内大环境大趋势,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谋求宁夏大开放大发展的重大举措。
党中央“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不仅是我国向西开放战略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也为宁夏及我国丝绸之路沿线省区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大门。面对“一带一路”孕育的新机遇,宁夏作为全国首个唯一覆盖省级区域的内陆开放型经济实验区,必须紧紧抓住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宁夏自身独特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搭建平台、优化环境,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开放宁夏建设取得新突破。
充分发挥平台载体优势,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贸合作新平台。要大力提升中阿博览会的影响力。推进中阿博览会由务虚逐步向务实转变、由政府主导逐步向市场主导转变、由单方举办逐步向中阿共办转变,立足中阿所需、宁夏所能,为中阿高层对话、丝路沿线国家政策沟通、中阿经贸合作、兄弟省区向西开放搭好平台。要充分认识阿拉伯国家在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搭建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关系。要建立“宁夏通道”,提升对外开放的通达力。坚持以大通道建设带动大开放,着力构建通江达海、陆空联运、无缝衔接的立体化对外开放通道。在陆路通道建设上,实施铁路提速连通工程、高速公路贯通工程,加快区内便捷、周边畅通、全国联通的通道圈建设,使宁夏早日融入全国快速铁路公路交通网络。在空中通道建设上,实施机场枢纽提升工程,建好机场、增开航班、加密航线。在网上通道建设上,加快发展云计算、云服务产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合作,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共建网上丝绸之路。要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建设。充分发挥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在金融、能源、投资、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特殊政策支持。将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与“一带一路”结合起来,构筑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
发挥资源环境优势,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贸合作新环境。要着力优化政务环境。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职能、提高效率、搞好服务,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治理能力,把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权威性。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建立更加规范的行政管理制度。要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建立政府权力清单、权力运行责任清单、行政审批负面清单“三个清单”,大力推行一站式、精细化服务,加快电子口岸“单一窗口”建设,不断提高贸易服务便利化、投资服务便利化水平。要着力优化金融环境。发展壮大现有金融机构,积极引进金融机构,鼓励发展民营银行,加快培育资本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上市融资,推进中阿金融合作,建设中阿金融合作示范区,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要着力优化人才环境。创新人才引进的特许政策、特别机制、特优环境,大力引进开放型人才,多渠道培养一批外向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实用人才,提升领导干部推动开放发展的能力,努力建设西部人才高地。要着力优化社会环境。加强法治建设,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把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名片打造得更加靓丽,大力培育开放文化,形成人人支持开放、参与开放、争做开放宁夏建设者的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产业发展优势,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贸合作新基地。要突出抓好产业优化升级。工业上轻重并举、集聚发展,农业上注重品牌、提质增效,服务业上扩大规模、提升档次,集中力量培育发展煤化工、现代纺织、信息技术、特色农业、文化旅游、新能源等产业,着力打造宁夏经济升级版。要加快建立现代市场机制。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注重用市场的手段推进发展,加快培育现代市场体系,破除地方保护主义,让资源、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形成更加开放、更有效率、更富活力的开放型市场体系。要加快建立对外合作机制。完善部区合作机制,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拓展与知名企业的合作,探索建立境外合作交流机制,推动在经贸、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要加快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扩大民间投资规模,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各类投资主体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