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聚焦投资建设新动向 把握发展新机遇
注册|登录

在线咨询

QQ
Tel
返回顶部 返回热点首页 在线咨询

我要咨询

电话咨询:010-68066836、68516181

在线咨询: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1 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2

×
您所在的位置:BHI首页 > 一带一路热点 > 各方评说 > 中国产能“走出去”与他国共赢

中国产能“走出去”与他国共赢

日期:2015-09-08        来源:香港《星岛日报》
分享到:

   在第20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装备制造和国际产能合作大会上,中国商务部官员表示,世界各国都对提升自身产业水平、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有较强的需求。中国在铁路、电力、通讯、基础设施等众多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中国的优势正好和相关国家的需求形成互补,合作潜力巨大。 推动装备制造和优势产能“走出去”,是目前中国积极倡导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中国已与埃及建立了产能合作机制;与柬埔寨、赞比亚等国就发展产能合作达成共识,研究建设产能合作机制,探讨重点合作项目。

   吉林走出去步伐加快

   在具有装备制造业传统优势和产能输出新兴优势的吉林省,产能“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伟根表示,近年来,吉林省高度重视发展高阶制造业,特别注重产品、产能、技术走出去,对外投资快速增长,投资项目遍布50多个国家,截至6月底,吉林省已备案输出产能企业机构达500多家。

   当前,吉林省把汽车、轨道客车等装备制造业和森工、建材、化工等优势产能作为“走出去”的工作重点,以俄罗斯、蒙古等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非洲为主攻方向,通过贸易、工程建设、投资、境外经贸园区建设等方式,推动装备制造和国际产能合作。

   赞比亚是吉林省产能“走出去”的受益国之一。赞比亚农业与畜牧业部部长卢宾达表示,吉林省企业在赞比亚投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赞比亚经济起到推动作用,使赞比亚获得了资金、企业家等多种资源,并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尊重东道国资源条件

   产能引进让赞比亚有了发展信心,卢宾达表示,赞比亚已做好准备迎接投资者,并实施了促进投资的政策。在过去20年内,赞比亚的经济一直以单位数增长,现在正是把经济增长推上双位数的时机。正在实行的基础设施投资计画,将更有效地接通赞比亚与周边地区,乃至国际市场。

   商务部合作司投资促进处处长陈文林表示,中国政府要求企业尊重东道国的资源禀赋、配套能力、市场条件、环境保护等因素,让项目符合当地实际需要,既不把超出当地承受能力的产能强加于对方,也不把不符合当地需求的产能留在当地。

   中国政府主张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合作,要求中国企业遵循国际规则,遵守国内外法律,增加与东道国的利益交汇点,帮助当地承接技术转移,扩大出口,增加就业,让合作项目惠及当地民生,真正实现中外双方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发展国际产能合作带来了机遇。陈文林说,中国愿与各国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共同推进扩大贸易投资规模,积极探讨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园区建设和产业合作。

   形成优进优出新格局

   陈文林表示,根据市场需求和双方意愿,中国重点鼓励铁路、电力、通讯、汽车、钢铁、石化、纺织、家电等领域的项目,并希望各方加强金融合作,促进融资与产业协同发展。

   中联部中国经济联络中心副主任刘景华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努力推动外贸转型、有效利用外资的基础上,加快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有利于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推动形成优进优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