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聚焦投资建设新动向 把握发展新机遇
注册|登录

在线咨询

QQ
Tel
返回顶部 返回热点首页 在线咨询

我要咨询

电话咨询:010-68066836、68516181

在线咨询: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1 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2

×
您所在的位置:BHI首页 > 一带一路热点 > 各方评说 > 孙立会:中资企业不但要“走出去”更要“融进去”

孙立会:中资企业不但要“走出去”更要“融进去”

日期:2015-12-30        来源:网络来源
分享到:

   2015年12月27日,“‘一带一路沿线’专家面对面之中南半岛(泰国、柬埔寨)专场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联络部孙立会主任出席并发表讲话,他提出,当前有些中资企业只是“走出去”了,但还没有“融进去”,打破了当地很多交易规则,最终受到了周围企业的排挤。

   以下为孙立会主任的演讲实录节选:

   孙立会:在泰国我们拜会了很多中资企业,发现了在泰国投资有一个很大的问题,管理和价值输出与水土不服的问题。很多央企存在,其它企业也存在。

   1、未实行职业经理人体系,不具备管理输出能力。关键岗位全部国内委派,从管理、财务、采购、销售,而以贸易起家的机构却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外行人管专业事,不适合;

   2、为了减少企业的运作成本,并未考虑派出去的高管的家属安排问题。致使外派人员变动频繁,流动性大,管理团队不稳定。

   3、外派人员在集团总部仅为中层管理者,在外工作授权不够,遇重大事项和紧急事件管理流和信息流太长,加上官僚体制,决策缓慢,效率低下,错失现场决策和处置最佳时机。关键领导和决策层总是最后一个了解真相的人,典型“末梢管理”。

   4、体制不同,造成管理理念相悖:国外是私营企业,决策特点是集中、快速、敢于担当;而国内很多并购企业决策流程是分散、慢速、推卸责任;

   5、走出去,没有走进去,更不能融进去。泰国橡胶原料交易多年来形成了完善、固有的的交易流程和渠道,头盘、二盘、三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而我们走出去的企业,未充分了解情况,为了降低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总想直接找头盘交易,供应链利润通吃,破坏了多年形成的交易秩序和惯例,结果处处被排挤。典型没有构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6、文化落差较大:输出的文化水土不服,官僚体系牢固,报喜不报忧。发展理念不适应:企业不把利润作为第一要务,不顾市场规律,盲目追求产能扩张和营业额增大,结果与市场背离,利润率大幅下降,危机四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