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2100.7亿美元,首次突破2000亿,其中超过四成的新签合同额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一带一路的建设进程已有一些早期收获,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承包商会副秘书长张湘在1月2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据张湘介绍,互联互通和境外产业园区成为早期收获的重点,一批重要项目已经签约和开工,其中包括中巴经济走廊的推进,以中泰铁路合作和印尼雅万高铁为代表的泛亚铁路网取得重要突破,境外产业园区效果显现等。中巴经济走廊、东南亚和中亚市场以其在“一带一路”上独特的区位优势而成为早期收获项目集中的地区。
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中国交建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张保中对《财经》记者表示,中巴经济走廊不仅仅是交通项目,而是一个经济带的概念,目前部分电厂、喀喇昆仑公路升级改造二期、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等项目已经签约开工,金额约达100亿美元。
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15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相关的60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3987份,新签合同额926.4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44.1%,同比增长7.4%。
张湘认为,44.1%的占比表明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直是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重要市场。在过去一年,虽然沿线国家的业务总量保持增长,但增速没有明显变化,甚至还略低于全球市场9.5%的增速。“这是工程项目环节复杂、运作周期长的特点决定的,市场受到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体现在业务指标上会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效应。”
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基础设施建设是战略优先领域。“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已经启动。”张湘说。
对基础设施的重视也在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界活动(B20)中得以体现。基础设施是今年B20工作重点的六大议题之一。作为G20的组成部分,B20是国际工商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平台。
在26日举行的B20启动仪式上,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发言中表示,基础设施合作是G20中共识最多、分歧最小的领域之一。他说,现在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缺口很大,许多国家都有扩大投资的计划,工商界也有参与投资的热情,关键是要找到坚固各方利益的合作模式。
据B20基础设施工作组主席、中国机械集团董事长任洪斌介绍,工作组就基础设施讨论的议题集中在改善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创新基础设施投融资和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多边银行和多边组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