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聚焦投资建设新动向 把握发展新机遇
注册|登录

在线咨询

QQ
Tel
返回顶部 返回热点首页 在线咨询

我要咨询

电话咨询:010-68066836、68516181

在线咨询: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1 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2

×
您所在的位置:BHI首页 > 一带一路热点 > 各方评说 > 海外园区建设成推进“一带一路”重要抓手

海外园区建设成推进“一带一路”重要抓手

日期:2017-05-18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分享到: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今年3月,中国企业已在“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建有56个经贸合作产业园区,累计投资超过180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超过10亿美元。境外的经贸合作园区已经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 目前,海外园区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如何破解?在新的国际贸易形势下,这些海外园区可以发挥怎样作用?近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在京举办“‘一带一路’海外园区建设”研讨会上,专家表示,海外园区建设是中国实现海外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和抓手,建设海外园区时切不可盲目复制国内园区的经验,应针对所在国家实情适当调整园区运营模式,充分发挥海外园区的功能。

   海外园区建设已是中国实现海外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和抓手

   海外园区建设对于中国实现海外经济发展已至关重要。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薛力在考察中发现,目前我国的海外园区在客观上带动了大量的企业往外走,在一些国家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对东道国的园区立法、经济政策调整都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大部分园区还没有形成清楚的盈利模式,私营企业自身‘走出去’的可持续性稍弱,国企在运作效能和精细化管理上还有待加强。”薛力建议,既要支持国营企业,也要支持私营企业,两条腿“走出去”。

   来自泰国罗勇工业园区富爱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浩轩分享了华侨华人在园区建设和招商方面的成功经验。他指出,目前中国在全球有56个园区,大部分是企业行为和企业层面的考虑,还没有站在一定高度或形成一种合力,而“一带一路”是国家战略,海外园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整体布局同样也应该从国家战略高度来考量。

   海外园区发展应“风物宜长放眼量”

   海外园区建设是否成功?如何评价?天津中非泰达投资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冯兆一结合自身企业“走出去”的经验,提出了评价海外园区是否成功的三个标准:一是园区对当地、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包括带动当地的GDP增长、带来的税收、就业,以及进出口额等;二是园区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贡献,即有没有真正带动中国企业增加出口,包括对海外投资、设备、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出口;三是园区开发企业自身的效益,“现在很多园区在第三个指标上仍然没有很大的突破,如果园区开发企业自身的效益不能解决,园区就不能可持续发展。海外园区不像一般的企业走出去那样有套路可循,园区在中国在海外都是一个创新产物,没有太多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冯兆一建议,不应在“一带一路”热潮下,就期待其能在短期内取得巨大成果,而应在充分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将对园区发展的期望放到长期内来考虑。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建立海外园区主要考虑三点:一是民营企业,从事传统制造行业居多,因此其海外国家的工业园区一定要依附于集团各个板块的产品,依托于当地的市场。”远大科技集团副总裁、“一带一路”办主任、集团党委书记丁元刚指出,“现在很多企业‘走出去’的时候都倾向于人口多的大市场,但是却忽略在人口较少的国家,事实上,在人口较少的国家,我们的投资却可以占它全部投资的更大比重,获得更多的支持,开拓市场。”

   中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副部长郑辛阳认为,判断一个工业园区盈利与否的标准,一是能否作贡献,二是是否对中国企业有益,三是园区的开发商是否有利可图。产业园区的开发是有成功经验的,但一般要经过10年、20年后才能有回报,而且是微利。企业在外面做园区开发还需要国家推行相应政策以及金融机构给予金融支持,这样才能促进产业园区在“一带一路”更好的发展。

   关于政府支持,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助理总经理高成英指出,比如在双边税务互免和互惠、当地工作证与居留许可的办理和外交领事保护等法律法规方面,如果由政府层面去与园区所在国统一谈的话,会比企业单独去谈要好得多。“我不太赞成企业一窝蜂地跟风‘出海’。有一定市场全球占有率、有一定水平产品的比较成熟的企业才更适合走出去。”高成英希望企业走出去要升级到2.0版甚至3.0版,即不是只把企业的生产线带出去,而是要把企业品牌带出去,发挥企业的品牌价值。

   切莫将国内模式简单复制到海外

   谈及园区建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成功的经验是从当时的4个经济特区发展到14个沿海城市,从开发区、国家级新区到浦东新区、雄安新区。那么,国内园区建设是否适用于海外园区建设?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唐晓阳认为,建设海外园区时切不可盲目复制国内园区的经验,应针对所在国家实情适当调整园区运营模式,充分发挥海外园区的功能。首先,海外园区可以通过商业地产投资等方式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某些设在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落后国家的园区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在当地开展投资;最后,海外园区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当地政府战略及政策的转变。他提议,国家对现有园区功能进行细分,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鼓励和补贴措施,以最大限度促进海外园区发展。

   丝路基金董事总经理王建业认为,国内园区建设的模式复制到海外存在三点障碍。首先,海外投资国的地价通常较高;其次,海外投资国政府对园区的支持力度未知,可能对境外园区的商业模式造成冲击;企业和园区在海外发展,可能面临法律风险。他认为在境外做园区,一要关注技术的发展;二要认真分析投资国的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及当地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现状和趋势;三要把握住发展中国家园区建设的窗口期;四要厘清企业和境外园区的商业逻辑,实现“出海”企业和境外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