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聚焦投资建设新动向 把握发展新机遇
注册|登录

在线咨询

QQ
Tel
返回顶部 返回热点首页 在线咨询

我要咨询

电话咨询:010-68066836、68516181

在线咨询: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1 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2

×
您所在的位置:BHI首页 > 一带一路热点 > 各方评说 > 中西部地区借助“一带一路”加快开放

中西部地区借助“一带一路”加快开放

日期:2018-11-05        来源:国际商报
分享到: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西部地区正迎来至关重要的对外开放机遇。受访专家表示,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政策,加强东中西部的互动合作,可以有效促进中国各地区开放型经济协同发展,以此获得经济增长新动力。

   助推东中西部资源对接

   对外开放水平和开放度不高是中西部地区转型升级缓慢、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逐步从开放末梢变为开放前沿,开放发展空间广阔。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给中西部地区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开放的巨型国际合作平台,这个平台可以使东中西部资源有效连接和互动起来,包括资金流、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进而为中西部地区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帮助其寻求新的增长点。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李远芳也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更为协调的区域发展提供重大机遇。“中国对外开放从沿海起步,由东向西渐次推进。这些年来,内陆和沿边地区开放取得长足进展,但总体还是对外开放的洼地。‘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能联通中国与沿线国家,也为中西部与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提供了联通的物质条件与政策条件。”

   可以看到,目前已常态化运行的中欧班列联通了中国32个城市和欧洲12个国家的32个城市。位于中国中西部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或区域经济中心,如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兰州等均在这一联通网络中。

   提供国际产能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打开了中西部地区对接东部资源的窗口,更提供了一个让中西部地区对接国际资源的平台。

   在张建平看来,产业方面,中西部地区可以结合形势培育自己的特色产业,通过“走出去”配置要素资源,从而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特别是中国西部地区与向西延伸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具有相似的发展路径和产业合作的基础,深度开放必会给中西部地区带来更多的产业合作机遇。

   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昭宁也表示,中亚各国的优势产业主要是采掘业、资源加工工业,但目前都处于发展的中低端水平。而包括陕西在内的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优势是装备制造业,门类齐全,结构层次高。从产业互补性的角度看,中国中西部地区完全具备为中亚国家提供能源装备、化工装备、冶金装备、交通运输装备、农业机械装备及轻工纺织装备等的能力,通过产能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张建平进一步建议,对于中西部省区市来说,当前最迫切的是转变思想意识。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有开放的思维、国际合作的思维,还要有政府服务企业的思维。重塑政企关系、改善营商环境是当务之急。《2018“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达14403.2亿美元,同比增长13.4%。从地区来看,西部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扭转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2017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为1434.2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15.6%,占全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的10.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