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Y”形大通道的连接点,在国家的经济开发及对外开放战略中占据极其重要地位。为着力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强化重庆作为连接点的聚合力、辐射力、影响力,近年来重庆依托机场紧密围绕“Y”形大通道战略布局,有力推进了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搭建了重庆连接世界的空中桥梁。
围绕“Y”形大通道 构建畅通空中桥梁
4月27日,重庆直飞罗马航线正式开通。罗马,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重庆,是新丝绸之路渝新欧国际铁路的起点,这条航线的开通意味着丝绸之路的首尾之间搭建了一条空中桥梁,同时也弥补了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直达西欧的空白。
重庆-罗马航线的开通只是重庆依托机场、围绕“Y”形大通道战略布局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重庆机场不断拓展及加密国际、国内航线,让重庆与“一带一路”以及长江经济带重要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截至目前,重庆机场开通的国际(地区)航线达到了58条,已逐步构建起覆盖欧、美、亚的客、货运航线网络格局。其中,国际航线重点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进行布局。”重庆机场集团规划发展部副总经理周旭表示。
据介绍,目前重庆机场开通国际客运航线36条,航点覆盖罗马、赫尔辛基、旧金山、多哈、悉尼等33个城市;国际货运航线22条,航点覆盖了阿姆斯特丹、列日、首尔、曼谷、法兰克福、阿拉木图等17个城市。
国内航线方面,一方面重庆机场不断强化与长江经济带沿线及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城市之间的联系,新开或加密了重庆飞往上海、南京、泉州、福州、广州、海口等地的航班;另一方面不断强化作为中西部地区进出西藏及云贵高原的通道作用,开通了林芝、昌都、九寨、丽江、康定、大理、香格里拉等航点。
围绕内陆开放高地 构建便捷大通关
“和沿海地区相比,重庆打造开放高地并不具有地理优势,但重庆依托航空创新通关体系,使得物流进出更加便利,增强了重庆作为Y形大通道连接点的聚合力和辐射力。”重庆机场集团总经理谭平川说。
“以前北欧的三文鱼要先空运至北上广,出关后再通过国内航班运抵重庆;现在欧洲的三文鱼直接运抵重庆,并从重庆转运至昆明、贵阳等城市。”北京东隆联合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东伟说。
“国际货运方面,重庆机场实现了产品供需端的无缝对接。”重庆机场航空物流园区管委会主任蔺彦峰表示,“以笔电原材料进港为例,原材料到达机坪后经过1.2公里到达货站,在机场快速通关后,再经过10分钟车程就可到达设立在保税港区的加工厂。”
在便捷大通关的有力支撑下,多个进口口岸纷纷设立在重庆机场。今年8月18日,一批从澳大利亚进口的2.1吨冰鲜去骨牛肉空运抵达重庆。这仅仅离重庆获得全国首张进口肉牛许可证不到一个月。10月21日,中国首批进口150头屠宰用牛空运来渝,这是落实中澳自贸协定澳牛进口的“第一单”,开启了我国进口屠宰用商品活畜的破冰之旅。此外,重庆机场还拥有进境水果指定口岸以及进口冰鲜水产品口岸。
除了“物流”日益繁忙,“人流”也更加旺盛。重庆机场推出国际中转旅客快速通关服务,为中转衔接时间小于或等于80分钟以内的国际中转旅客提供“急特转机”服务。该服务可利用重庆机场后台信息辅助,最大限度地保障国际急转旅客成行。随着转机的便利,越来越多旅游线路选择从重庆出行。
继续强化三大能力 为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提供支撑
谭平川表示,重庆机场作为重庆对外开放平台中的航空枢纽口岸,对于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西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今后重庆机场将进一步强化承载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建设,为重庆开放、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首先是加快机场扩建工程建设,提高重庆机场承载力。”谭平川说,目前重庆机场正进行扩建,扩建工程以2020年为设计目标年,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10万吨、飞机起降37.3万架次进行设计。
其次,是加快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高重庆机场辐射力。目前,重庆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正在紧张建设,整个枢纽集铁路、公路、轻轨、公交为一体,让旅客实现航空、长途汽车、地铁、城际铁路间的“零距离”换乘。
“此外,还要进一步强化‘Y’形大通道航线建设,提高重庆机场影响力。”重庆机场市场营销部负责人介绍说,国际航线方面,在欧洲开辟更多航线,在美洲逐渐加强航线,在非洲实现航线突破,在亚洲增强影响西南对日韩、东北、西北去东南亚中转的航线密度;国内航线方面,增开、加密重庆至新疆、西藏及上海、广州、南京之间的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