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聚焦投资建设新动向 把握发展新机遇
注册|登录

在线咨询

QQ
Tel
返回顶部 返回热点首页 在线咨询

我要咨询

电话咨询:010-68066836、68516181

在线咨询: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1 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在线咨询BHI客服2

×
您所在的位置:BHI首页 > 一带一路热点 > 国外动态 > 河南省组团参加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签约投资贸易项目224.8亿元

河南省组团参加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签约投资贸易项目224.8亿元

日期:2016-09-22        来源:商务部
分享到:

   9月11-14日,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史济春率1000人规模的河南代表团,参加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9月11日,该省代表团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河南省情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史济春副主席出席仪式并讲话,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李克出席,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跃飞出席并致辞,焦锦淼厅长介绍河南省情和项目签约情况,高章法副厅长主持。鹤壁市、郑州航空港区、南阳市、安阳市分别作市情介绍及重点项目推介。 本届东盟博览会共有79个项目达成合作,其中投资类项目65个,金额220亿元。贸易合同13个,金额4.8亿元。在河南省情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集中签约48个项目,平均单个项目投资额超过3亿元。

   史济春副主席向中外来宾介绍了河南发展情况。他指出,近年来,河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推动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国家战略规划的实施,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现代农业大省、网络经济大省,努力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地位举足轻重。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3.7万亿元,连续多年居中国大陆省份第五位。进出口总值73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1亿美元,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势头良好。东盟是河南重要的贸易伙伴,2015年河南对东盟进出口60亿美元,增长7.3%。河南省一批骨干企业看好东盟的经济增长和巨大市场潜力,在东盟国家纷纷投资和开发了高速公路、公共交通、输变电、水力发电、可持续能源、钢铁、木薯种植等众多项目。与此同时,双方在文化、旅游、农业等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拓展。今年以来,河南相继获批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新一轮开放发展进程中的空间越来越宽广。史济春副主席表示,河南将加快探索实施更加开放的贸易政策、投资政策、金融政策,营造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监管规范化发展环境,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有效汇集国内外物流、人流和资金流,有力带动河南现代产业和新经济发展,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内陆对外开放高地。河南省希望与东盟各国朋友一道,以“一带一路”为纽带,以本次推介交流活动为契机,加强沟通衔接,开展务实合作,共架友谊桥梁,共同谱写合作发展新篇章。

   焦锦淼厅长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河南省开放合作的新机遇、新领域。他说,东盟是河南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出口市场,东盟国家在河南设立企业600家,实际投资超过16亿美元,河南在东盟国家投资80家企业。今年以来,河南相继获批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河南新的三大国家战略实施,将产生政策叠加和倍增效应,正在迈入一个潜力全面展现的新阶段,为双方合作提供战略机遇和巨大商机。河南希望与境内外各界朋友尤其是东盟各国开展多领域务实合作:一是加强双向投资合作。未来一个时期,河南省将着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现代农业大省和网络经济大省,扩大开放合作领域,重点在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战略新兴产业、中高端消费品制造等工业领域和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旅游、文化、健康、养老、信息服务等服务业领域,欢迎大家考察洽谈、投资合作。与此同时,针对东盟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特点,我们将发挥产业优势,鼓励河南企业在矿山装备、石油装备、高低压输变电、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纺织、轻工、食品加工等产业,加强产能合作。二是扩大双方贸易合作。河南正在加快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促进贸易更加便利化。我们愿与各方共同搭建贸易促进平台,优化货物贸易结构,让河南的机电、智能手机、新型建材等优势产品更好地走出去。同时,河南1亿人的巨大消费市场,对橡胶、木薯干、热带水果、宝石等东盟国家优势产品有较大需求,将为东盟企业带来新商机。三是密切人文交流合作。河南和东盟多数国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通过古丝绸之路都有密切的往来。河南风景秀丽,龙门石窟、安阳殷墟享誉全球,少林功夫、太极拳闻名世界,东方文化色彩浓厚。我们正在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建设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参与构建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产业带。我们愿与东盟各国在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开展更为广泛的交流合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