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昆明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论坛上,该市珥季路道路项目PPP化改造变现的“存量带增量”模式受到与会专家认可。
中国PPP研究院专家、中财嘉丞资产交易中心总经理王永春对昆明市财政存量资产和新增PPP项目产权交易操作进行了分析。他表示,此次论坛旨在帮助昆明市政府及各参与方解决PPP模式实施中遇到的困难,以引领行业的“国家PPP综合服务平台”“国家PPP资产交易平台”助力PPP项目落地。同时,帮助昆明市政府通过财政资产PPP化盘活存量资产,化解地方债务,并为新增项目提供资金,为新增PPP项目的社会资本提供投入退出机制,提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成功机率。
2014年,昆明城镇化率达到了69%,公共服务的刚性需求缺口在不断扩大。一大批交通、水利等民生基础设施类项目需要建设,还有部分存量项目亟需改造升级,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但当前,昆明财政收入呈高位增长转为中高位、低位增长趋势。在此背景下,立足昆明实际,如何盘活存量来撬动增量又具有更紧迫的意义。
近期,中财嘉丞集团和昆明市城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落地两个PPP项目:昆明市珥季路道路项目PPP化改造变现(规模10亿元),金马路延长线项目采用PPP模式建设和运营(总投资17.4亿元)。其中,在珥季路道路项目PPP化改造变现中,本身完全没有收益的存量资产通过PPP化改造后变现,存量资产变现后的资金,作为新增PPP项目投资的一部分,存量变现与新增项目投资对应捆绑的操作思路是一种创新之举。
中国PPP研究院院长贾康认为,中财嘉丞在国内PPP领域首创财政资产“存量带增量”PPP项目落地推广的先河。存量资产变现后的资金,作为新增PPP项目投资的一部分,解决了地方债务、突破PPP公共预算10%的瓶颈,新增PPP项目社会资本投入和退出的问题。盘活存量,用盘活出的资金,给政府新增项目带来引导资金,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新项目,本身完全没有收益的存量资产通过PPP化改造后变现,这对其他PPP项目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据了解,该论坛由昆明市财政局、昆明市住建局和中国PPP研究院主办,昆明市城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中财嘉丞集团承办。多位知名PPP专家和100多位财政、金融人士参加了论坛,现场还进行了PPP项目咨询交流与资金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