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发源于政府与民营企业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
应该认识到,银行收取高风险产品费用、公司追求高收益率金融产品、家庭希望收取高利息的资金循环使实体经济失血而危及经济大局;盲目的股权投资风险更大,海航5亿美金投资途牛半年亏损60%;房地产投资热已经难以持续,最后一棒的风险无法避免,民营企业应该审时度势,开辟新的投资领域。
相对比较,旅游业投资受到欢迎。我国旅游业投资2015年10072亿元、同比上升42%,超过1979年至2009年改革开放30年总和的8000亿元;其中民营企业投资5779亿元,占全部旅游投资的57.4%,表现出投资热点从传统制造业、房地产业向现代旅游业转变。2016年上半年我国又实际完成投资4211.5亿元、同比上升30.50%,其中民营企业完成投资2412.8亿元、同比上升27.10%、增幅同比上升100%。我国旅游业从以前包括旅行社、景区、酒店三部分开始向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渗透,逐步成为泛旅游业了。
一、华侨城在四川、云南的千亿元级PPP项目
华侨城拟以PPP模式联合国开行、中建、中铁、中铁建、中冶等央企,投资1000亿元完善云南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华侨城集团还在四川同包括成都金牛区、大邑县、双流区三地政府以及成都文旅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拟投资超过千亿元打造天回、安仁、黄龙溪三大旅游名镇,对天回、安仁以及黄龙溪进行资源重整与升级改造。签约的三个项目未来均通过PPP的模式进行开发。其中,位于金牛区文化北城的天回项目整体投资将达到2000亿元,华侨城方面的投资约占三分之一,为600亿元,定位为国际化的丝路文化新城;安仁古镇项目签约双方则为华侨城集团与大邑县政府、成都文旅集团,该项目占地约15平方公里,预计投资100亿元,未来将打造成为以文化博览为个性标签的中国文博小镇;位于双流区的黄龙溪项目也将吸引华侨城的500亿元投资,打造水主题古镇。
二、PPP模式的由来
PPP模式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发源于政府与民营企业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逐渐放松对国家垄断经营的基础设施领域的管制,引进民间资本,建立竞争机制。 1981年,英法两国首脑宣布英法海峡隧道将由私营部门出资建设经营。
1986年,经过公开竞标,英法政府与英国的海峡隧道集团和法国法兰西曼彻公司组成的联合体签署特许权协议,授权建设经营海峡隧道55年。项目最初投资预算为60.23亿英镑,其中10.23亿为股权资金,由英国的海峡隧道集团和法国法兰西曼彻公司各出资79%和21%。由海峡隧道集团和法兰西曼彻公司股东组成的TML(Trans Manche Link)联合体是项目的总承包商,负责施工、安装、测试等。
1992年,英国提出以PPP模式开展公共服务民营化。
2004年4月,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在墨尔本展览中心旁边建设会议中心,维多利亚州政府通过招标确定由Plenary Group为首的承包联合体作为社会资本,负责该项目的开发、设计和建设,并且授予Plenary联合体长达25年的特许期。
三、我国的PPP模式
我国早期的PPP项目称之为BOT项目,合资的对象最早是港资、外资,例如收费公路政府承诺允许收费年限,然后把项目还给政府。
当前,财政部与20个部委联合启动了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申报筛选工作。全国PPP项目数量已经达到8042个,投资总金额为9.3万亿元。财政部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PPP中心)公布全国PPP新建项目占投资总额的91%,实际开工项目351个,不足总数的5%。目前处于项目识别阶段数量为5542个,约占总数的78%。
中国交建从2007年开始摸索发展PPP模式,到2010年开始规范发展,2015年底有160余个投资项目,涉及投资合同总额约750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总额近3000亿元。政府是中国交建的主要投资合作伙伴,80%以上的投资项目采用政府与企业合作的PPP模式,其中,广东1500亿元,江苏850亿元,贵州800亿元,重庆600亿元,云南、海南、湖北各500亿元。此外,中国交建在海外12个国家实施投资项目,正在8个国家推进PPP项目,投资总额近90亿美元。已与59个省、市地方政府签署了72项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已与长江经济带上11个省市中的9个开展了投资合作,投资额占比超过50%。
四、PPP模式需要民营企业的积极加入
PPP项目落地率21.7%,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少是突出的问题。
2013至2015年,全国民间投资(不含农户)在整个投资中的占比都是稳定上升的,3年的比重分别为63%、64.2%、64.2%。 2016年一季度,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7%。这一增速比2015年全年民间投资增速降低了4.4个百分点,同比增速降低了7.9个百分点。
2016年1至4月,民间投资增速已经下降至5.2%,占全社会投资比重是62.1%。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由2015年底的10%略升至10.5%,其中,政府投资由去年底的9.5%猛增至20.6%,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间大幅背离十年来尚属首次。
2016年1至5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3.9%,增速比1至4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2.0%,同比降低3.4个百分点。
过去20多年来,民间资本主要投资在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业这两大领域,从而形成民营企业的净资产利润率一般达到12%(国有企业4%),PPP项目6%的回报率是民营企业参与少的一个因素。
五、建议政府健全法规
PPP项目特许期长,一般有10至30年,期间涉及复杂的法律关系,建议政府结合现有的合同法、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等法规,进一步规范PPP涉及的一些法律关系,解决诸如特许经营权的授予方式与现行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制度的矛盾,资产、经营权转让价格的确定与国有产权转让制度的冲突、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权责利分配、财政风险和债务管理、用地招拍挂、物有所值评价、社会资本退出、会计税收、信息披露等规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