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PPP示范项目的作用
2014年第一批示范项目有30个,2015年第二批示范项目为206个。目前这些项目还没有完成,就起到示范作用而论,把这些项目抓好应该够了。
今年推出的第三批示范项目,规模远超过前两批,很明显其作用已经超出了示范本身。我认为,除了示范意义外,还有稳增长和规范PPP市场的目的作用。
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出现了下滑,市场对PPP有高度的期待,希望PPP能在稳增长过程中发挥作用。稳增长是需要规模的,因此这次推出的示范项目规模较大,总投资额达到了上万亿。在第三批示范项目中,增量项目占绝大多数,这对稳增长的效果是可以期待的。
中国的市场经济还不成熟,在其它行业的市场形成过程中,各种乱象制约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在前两批示范项目中市场机制的作用很明显,总体上市场秩序较好,PPP推进有条不紊。很难想象,上万亿的市场容量,如果没有这些示范项目会乱成什么样子。即使没有示范项目,有的地区推PPP时也出现了乱象的苗头。为了规范PPP市场秩序,需要中央政府部门发挥作用,打造中国PPP的优质基因。
二、 第三批示范项目较前两批有哪些特点
我是参加了所有三批示范项目评审的两名专家之一。
在推第一批示范项目时,地方政府对PPP没热情,也不理解。当时经过两次征集,才勉强推出了30个示范项目。
到第二批示范项目时,部分省市的积极性起来了,象河南、内蒙、云南上报的项目量都很多,但多数省市动作并不大。在申报文件方面,质量参差不齐,很多项目找不到评审时需要的信息,有一部分项目文件不错,各地开始重视咨询公司的参与。
第三批示范项目的一个特点是地方对PPP的积极性高了,财政部甚至对地方申报项目的数量进行了限制。在文件准备方面,更加专业化,很少能见到没有咨询公司参与的项目,项目的基本信息都较完整。这批项目的另一个特点是有20个部委参加,在后期评审时各部委都派了专家和观察员,因此项目选择更接地气,解决了前两批项目存在的行业力量不足的问题,各行业的要求直接反应到了评审之中。
第三批示范项目有如下几个具体特点:
① 政策引导性强。对民营企业参加投资的PPP项目有加分,对中西部项目打分有所倾斜,同等条件下得分高一些。
② PPP蓬勃发展之势,各种新机构进入的迹象明显(包括社会资本方、中介机构等第三方)。新角色的进入也向管理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③ 行业分布更加广泛,海绵城市、地下管廊等国家战略项目明显增多。
④ 对老问题的新解读需要加深研究,PPP开始向纵深发展。有些原来看似明确的概念变得模糊,比如到底什么是名股实债、保回报率等,甚至对PPP的适用范围及含义都需要认真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识别伪PPP。
从第三批项目的评审看,PPP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确有继续示范的必要。
三、 做好第三批示范项目应该注意些什么
第一、 要维护好市场秩序
伴随着第一批和第二批示范项目的推进,PPP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活动中的一个热点,不仅股票市场热起来了,PPP项目对各种社会资源都产生了吸引力。在优质资源进入PPP领域的同时,各种市场中的乱象也一并进入,比如伪PPP、倒卖PPP项目、操控PPP运作等等。有乱象是正常的,但考验政府能力的时候也到了,怎么样吸引优质资源,阻隔劣质资源是PPP进入新阶段以后的重要任务。
第二、 用好咨询公司
在国际上任何领域的咨询公司其服务范围都是有限的。做会计咨询的国际知名公司只有KPMG等几家,做战略咨询的国际知名公司只有麦肯锡等几家。随着PPP在中国热起来,PPP咨询机构多如牛毛,各种单位都开始转做PPP咨询值得警惕。政府对PPP咨询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这就要求咨询公司有经验、有积累、有研究能力,否则政府的目的无法实现。
对政府来讲应该合理引导咨询公司的发展。比如,在国内需要增加1000名PPP咨询人员,怎么增加呢?如果让有丰富经验的机构扩大规模,很快可以形成咨询能力,但如果就成立100家10人的公司,则只能抄抄改改、照猫画虎、事与愿违。另外,现在咨询公司的问题不是收费高了,相反,是收费低导致质量差。应该鼓励咨询服务合理提高收费以达到吸引优秀人才并最终提高质量的目的,这样PPP才会成功。